艾媒一周热评第152期| 偶像产业不能野蛮生长;付费自习室“新鲜劲儿”过后何去何从?
付费自习室全国开花,“新鲜劲儿”过后何去何从;陌生人社交:既是“风口”,也是“火山口”;《原神》之后的“开放世界”手游还“香”吗?偶像产业不能野蛮生长;涝疫夹击之下,居家办公为何难落地;瞄准Z世代,中国传统文化抵达“最自信的人群”;日均上网时长超4小时, “网瘾老人”还不少。
对于这一系列热点事件,艾媒咨询分析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请看各家主流媒体对于艾媒咨询分析师的采访、观点以及数据的引用!
付费自习室全国开花,“新鲜劲儿”过后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8-03 记者:孟佩佩
2019年被称作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这项在日韩两国拥有成熟市场的共享经济产物,虽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曾一度低迷,但作为年轻人刚需市场,创业者仍在不断入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中国付费自习室市场规模达167.47亿元,2022年预计将接近400亿元。
因为高复制性和门槛低,开分店成了付费自习室扩张的主要模式。激烈竞争下,一边是新店不断涌入,一边是行业出现“转让潮”。记者在某点评网站浏览发现,位于北京各大商圈的写字楼里,既有“尚未营业”的自习室、刚刚开业的“优选新店”和被网友打出高分的“老店”,也不乏“暂停营业”标识的“退场选手”。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说,“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酒店、图书馆、网咖等场所都进不去,但付费自习室不需要查验身份证,只要购买了时长,扫码就可进入”。也有网友在使用自习室后留下了点评称,“自习室人员密度大,空气不太流通,环境还需要改善”。对于付费自习室售卖的时长卡、月卡、季卡和年卡,有用户提出疑问,“和健身房售卖储值卡一样,如果自习室倒闭了,没有到期的卡又该怎样处理呢?”
陌生人社交:既是“风口”,也是“火山口”
来源:工人日报 2021-08-03 记者:李国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不断增长,2016年达到4.88亿,2020年接近6.5亿人。孤独催生了“孤独生意”,熟人世界里无处排遣的孤独感,滋生了陌生人社交这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
Soul在诞生之初被视为线上交友的一股清流,凭借“声音社交、灵魂匹配”的独特定位和玩法,俘获了不少年轻用户。然而,在群魔乱舞的陌生人社交领域,Soul终究难以摆脱行业“诅咒”。重庆一名Soul老用户方女士8月1日称,Soul频繁向她推送疑似“诱导充值”的消息,包括“有人访问你的主页”“有人偷偷关注你”等。出于好奇点进去后,她却发现这些都是收费项目。
艾媒咨询的分析师认为,平台借助社交的名义,频繁触碰监管底线,并不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政府监管和法律监督将更加严格,这也倒逼陌生人社交平台进一步加强自我监督,净化网络环境。
《原神》之后的“开放世界”手游还“香”吗?
来源:证券日报 2021-08-03 记者:李豪悦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原神》9月上线,10月全球流水突破40亿元,刷新了中国手游在海内外市场的纪录。
《原神》是开放世界手游的全新起点,但绝对不是终点。”艾媒咨询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大厂相继在这一领域跟进或布局,也是看中了开放世界手游呈现的价值和机会,入场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在今年ChinaJoy现场,记者发现,腾讯游戏、完美世界游戏也加入到了“开放世界”手游的竞争中去。“我对ChinaJoy现场有游戏大厂开始推开放世界手游并不意外。”艾媒咨询分析师告诉记者,《原神》的横空出世其实给很多游戏公司敲醒了警钟。“今年和很多厂商讨论过,大家普遍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00后迅速成长起来以后,对于游戏的消费,对于内容产品的标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米哈游凭借《原神》精准地把握住、也反应出了这群人的喜好。”
偶像产业不能野蛮生长
来源:天津日报 2021-08-03 记者: 徐雪霏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选秀节目的兴起,使大众对明星是如何养成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饭圈文化随之产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娱乐行业的“主战场”,选秀节目也因平台的变化进行改造升级,以《偶像练习生》(后更名为《青春有你》)《明日之子》《创造营》系列等为首的“偶像养成类”选秀综艺陆续登陆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掀起一片热潮。而蔡徐坤、毛不易、杨超越等人的迅速走红,也让资本投入与偶像经纪公司尝到了甜头,中国偶像产业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艾媒数据中心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中国艺人经纪机构数量增长近17倍,而增加的大多数公司都是看中了偶像市场的发展,其中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公司的实力良莠不齐,大公司依靠自身号召力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并依靠自身资源对其进行培养和包装;而中小型公司更像是以手中的艺人为赌注,在偶像市场进行一场赌博,试图复制出下一个“杨超越”。
然而,对于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国偶像产业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偶像养成类综艺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相继出现,经纪公司互相博弈,利用饭圈抢夺资源;资本逐利扰乱发展,行业乱象频频发生,《青春有你3》的“倒奶”事件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
涝疫夹击之下 居家办公为何难落地
来源:北京商报 2021-08-04 记者:陶凤 吕银玲
近十余天来,肆虐的疫情和暴雨考验着南北多个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而能否“居家办公”也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焦虑。
对于企业来说,居家办公有何影响?据艾媒网数据,从2020年中国职场人新春居家办公利弊评价调查来看,有42.9%的企业高管认为居家办公弊大于利,与“利弊相当”和“利大于弊”的选项相比,占据最多数。
“居家办公主要是为了控制人流,高风险地区人员的聚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企业要平衡风险,如果它为了经营选择承担风险的话,一旦有人员伤亡或其他意外发生,对企业来说也是重大的长期的冲击,这是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说,“这是对企业怎样实现精细化、弹性化管理的一个考量,也是对企业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瞄准Z世代,中国传统文化抵达“最自信的人群”
来源:文汇报 2021-08-06 记者:卫中
“尽管是在国外动漫作品的包围中长大,但Z世代依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自信的人群’。”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的动画电影论坛上,出品过《大护法》《大理寺日志》等国风影视作品的好传文化公司运营总监郭默凌如是说。
如今的青年一代,不仅更为积极主动地拥抱传统文化,也更乐于把传统文化带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仙气”十足的中国古代服饰,让很多年轻人为之着迷。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于穿着中华民族的各式传统服饰走上街头。
据前不久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由1.9亿元大幅上升到63.6亿元,并且预计2021年汉服销售规模将突破100亿元。中国的汉服爱好者主要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为主,2021年数量规模达689.4万人。天猫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汉服消费者以90后、95后为消费主力,其中女性占比接近八成。对中国文化绝对自信和喜爱的年轻人肆意地展示着传统服饰的魅力,也吸引了无数外国人的目光。仅在TikTok上,中国街拍时尚(#ChineseStreetFashion#)的话题标签视频播放量累计超12亿次;汉服(#hanfu#)话题标签的播放量超过了3亿次。
日均上网时长超4小时, “网瘾老人”还不少
来源:新快报 2021-08-09 记者:梁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规模不断扩大。全国老龄办披露,2020年空巢老人达到1.18亿,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艾媒咨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买药、做饭甚至外出等日常生活问题,都需要有专人代劳。因此,老年群体的基础生活服务问题亟待解决。生活服务类App或程序,或许能满足其所需。
“全面数字化给老年群体的网络使用带来了更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一起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能够产生多方数字信任、充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数字社会。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老年群体如何能用、易用App成为挑战,也是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App等网络应用的适老化升级,对协助中老年群体实现有品质、有尊严的数字化生存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仍需持续加码。
在客观环境以及主动需求的双重影响下,老年群体的在网时间更长、使用场景日趋多元,是个必然的趋势。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应让这种触网行为,成为老年群体无可奈何下的选择。毕竟,再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也代替不了亲情的陪伴。
以上内容均为各媒体文章的部分段落摘录,查看全文请前往各媒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