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价格出圈引热议!今夏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夏至将至,随着气温的高升,雪糕冷饮品类销量也不断攀升。一口冰冰甜甜的雪糕,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解暑之选。在消费需求、品牌内卷加剧等因素推动下,雪糕价格也水涨船高,市场价格从三五元到十几二十元不等。雪糕的逆天价格也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
2022年,雪糕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对“中国雪糕行业”这一主题进行了数据收集,供感兴趣的企业和消费者细细探索我国雪糕市场的消费特征和最新趋势。
雪糕品类众多,赛道火热
如今,市面上雪糕品类众多。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包括伊利、蒙牛、和路雪、钟薛高、哈根达斯等。新晋选手中也不乏普拉拉、味噢等畅销品牌。雪糕行业广阔的消费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民吃过的雪糕品牌中,伊利居榜首,占比为75.5%;其次是蒙牛,占比为71.3%;而巧乐兹占比为53.9%,雀巢占比为46.1%,居排行榜第三、第四位。由此可见,不少品牌已经在顾客群中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忠诚度,而消费者对于自己经常消费的品牌信赖度也较高。
雪糕价格出圈,背后有因可循
艾媒咨询调研发现,2022年网友对单个雪糕的接受价位大多在三到五元之间,所占比例为37%;其次是五到十元之间,占比为33.9%;此外,也有网友接受价位较低,在一到三元之间的占比为11%;而接受价位在十元以上的较少。
虽然人们对雪糕的价格接受情况不尽相同,但如今的雪糕市场上,很难再看见当年的五毛、一元的价格,取而代之的是3元以上的产品,而一些带上网红属性的雪糕产品售价大多超过10元,甚至更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受访消费者中,超六成消费者对雪糕高定价的态度是认为其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有18%的受访消费认为物有所值,物料成本确实高。正如网友们吐糟的“千万不要乱拿不认识的雪糕”、“贵的雪糕就是好啊,还没吃呢心就凉了”。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雪糕越来越贵了?
雪糕越来越贵的原因诸多,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是其一。比如,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了大约80%。
其次,各品牌间“内卷”加剧、雪糕的季节属性等因素决定了雪糕的低频消费特征,传统的薄利多销之路越来越难走。雪糕品牌要想谋求生存,就要推陈出新,布局高端产品似乎成了诸多品牌的变革之路。
从产品设计、包装、原材料的使用,再到猎奇口味、品牌联名,雪糕厂商们手段奇出。比如在原材料使用上,各大品牌选用了国外材料来提升雪糕品质,抹茶来自日本、牛乳来自澳大利亚、可可粉来自加纳……花样越来越多。再者,在流量时代,也难免存在部分商家通过虚假宣传、明星代言等方式来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的现象。有了这些“光环”的加持,雪糕的单价自然水涨船高。
简约风、中国风的包装更受欢迎
从雪糕界的包装来看,各品类形态各异,艾媒咨询此前的相关调研中,将目前市面上的雪糕包装归纳为以下几类:简约风、中国风、可爱风、二次元(卡通)、唯美风、炫酷风等。都说人靠衣装,雪糕也要靠包装,好看的雪糕包装能让消费者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更能促使消费者购买。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人群对雪糕包装的喜好风格也因人而异,以我国白领群体和Z世代群体为例,两者都对雪糕包装的简约风和中国风更为青睐。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受访的白领群体消费者及Z世代群体消费者中,喜欢的雪糕包装风格为简约风和中国风的占比均超50%;其中Z世代群体消费者中喜欢简约风包装的人数占比为64.3%。此外,也不乏喜欢可爱风、唯美风、二次元(卡通)风格的消费者。
近年来,国潮风一度流行,在文化复兴的大潮下,市场上不少商品纷纷加入中国元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加之国潮文化博大精深,国潮风受众较多,成为了各大小品牌瞄准的焦点。此外,随着Z世代的成长,他们也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因而,雪糕厂商就要密切关注消费者心理,跟紧时代发展潮流,从而保持产品的生命力。
雪糕顺应健康零食新趋势逐显
尽管雪糕包装精美,但也有部分消费者不愿买单。雪糕厂商应坚守本心,回归到雪糕本质,通过材料和口感来留住消费者的心才是“品牌长红”之道。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营养价值等需求的提升,近年来,零食健康化逐渐成为市场新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雪糕消费者调研中,近8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很愿意购买或愿意购买无糖雪糕,无糖雪糕受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此外,低糖低脂类的雪糕、增加蛋白质和功能性原料类的雪糕成为新晋选手,好吃又健康的雪糕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
因而,雪糕厂商们就要更注重雪糕品质的绿色健康化,才能顺应大众新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未来,美味与健康的结合或将成为雪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行业面临生存危机,雪糕行业却能逆势上涨也可谓是业界奇迹。炎炎夏日,消费者急冲冲地奔着解暑而来,难免受“乱花”迷眼。然而,消费者终将回归理智,当“热气”退去,各品牌应该回归本身,对产品进行审视,严格把控好品质,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上,找准自身定位与优势。如此,方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之信赖,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行业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