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系列报道之消费者篇:喜欢虚拟偶像的,都是些什么人?

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

在群众娱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网络和影像音频技术不断迭代的环境下,中国虚拟偶像产业逐渐走入发展的高峰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2020年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

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文娱消费中国虚拟现实/VR 中国虚拟现实/VR 人工智能中国网民对“养成系”偶像认知及追星行为调研 中国网民对“养成系”偶像认知及追星行为调研 本地生活 用数据说话

         “虚拟偶像”的热度从2021年起不断升温,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可谓“加了一把火”。对于商家而言,虚拟偶像不仅仅是一种创意形象,而是一个让消费者“从偶像吸引到消费转化”的推动者。虚拟偶像背后的消费者“长什么样”,成了商家最为关注的焦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之前发布的《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勾勒出了虚拟偶像背后的消费者画像,大体可以概括为:女性比例更多,年轻、有自主消费力,并且极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画像
 
        艾媒网虚拟偶像系列报道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就来看看这些消费者特点,都能给商家带来哪些商机启发。
 
        TA们很年轻,有活力
 
        过去一年在新消费市场上,虚拟偶像在众多品牌当中大量出现。比如,2021年“6·18”期间,天猫美妆方面联手卡姿兰的官方虚拟偶像“大眼卡卡”举办了虚拟姐妹花直播;临近2021年“双11”,抖音中“柳夜熙”账号发布了真人围观虚拟人物化妆的场景,吸引了上百万粉丝;而在小红书里面,众多品牌的虚拟偶像纷纷上线,甚至品牌主播就是个虚拟人……
        看起来很炫酷的虚拟偶像,有着很强的“二次元”烙印。这与虚拟偶像非常典型的“二次元”特征,息息相关。“二次元”形象普遍以动漫为主,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并接受“二次元”形象。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喜好角色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超六成虚拟偶像爱好者,最喜欢游戏领域,其次是影视领域和综艺领域的。这很好解释了虚拟偶像与“二次元”形象的关联度。所以,虚拟偶像背后庞大的消费者人群,普遍年轻有活力,以俗称的“Z时代”、即“95后”甚至“00后”消费者为主。
        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虚拟偶像除了在形象上更多采用动漫设计元素之外,在市场展演中添加了互动、打赏等年轻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的消费元素——从形象到玩法都是当下年轻人非常热衷的方式,意在“抓住年轻人的心”。
        如果进一步分性别比例分析,有61.8%的男性更喜欢男性虚拟偶像角色,而女性也同样更喜欢女性角色。
 
中国虚拟偶像商业应用领域分布
 
        反过来说,是不是中老年消费者就不是“虚拟偶像”的群体呢?从长远看,并不见得。
        根据去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在新消费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高。实际上,很多老年朋友目前普遍都在学习怎么上网,在街头就很容易见到老年人们开始刷“抖音”了。
        所以,不排除以后会有专门针对中老年消费群体的虚拟偶像出现。而且,人都是会变老的,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未来的中老年消费群体,或许,虚拟偶像也会跟着他们成长。
 
        TA们“很有钱”,肯花钱
 
        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论述,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文化创意形象,是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带有一定“自我实现”需求的消费。喜欢虚拟偶像的消费者,首先要具备对应的消费能力。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花费金额
 
        艾媒咨询发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八成的网民为虚拟偶像每月花费在1000元以内,而且有37.6%的网民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偶像。单纯从金额上看,千元左右已经不低;若是考虑到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累计起来的群体消费规模已经是不小的数目。
        有钱还要舍得花钱。从消费行为看,“粉丝们”都非常愿意花金钱和精力支持自己喜欢的虚拟偶像,体现出多层次消费方式。有行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B站针对虚拟偶像的订阅打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0%。
 
2021年中国网民支持喜欢的虚拟偶像相关行为分布
 
        此外,与虚拟偶像相关的潮玩手办、唱片以及各类文创产品,都是“粉丝们”所推崇的。尤其是当虚拟偶像形成非常强势IP(知识产权)之后,“喜欢IP到流量变现”就是非常清晰的商业过程。
        艾媒咨询分析师将这种流程解读为:虚拟偶像本身有着明确的受众群体和主攻方向,形成IP之后转向商业变现,最终形成以IP为核心的生态圈。只要形成核心IP,虚拟偶像无论是流量变现还是内容变现,都会获得很好的支撑。
    
        TA们“爱扎堆”,有圈子
 
        有了核心IP形象支撑的虚拟偶像,自然会俘获人心。在艾媒网虚拟偶像系列报道第二篇中曾经分析过,众多的虚拟偶像有点“萝卜白菜,个人所爱”的意味。不同的粉丝,你有你喜欢的,我也有我喜欢的。久而久之,虚拟偶像自成一派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圈子”。这就像追星一样,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社群交流
 
        艾媒咨询的《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有88.5%的偶像爱好者是已经加入社群交流的,且通常加入数量在2-3个之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虚拟偶像网罗了一众消费者人群,为商家的分众化营销提前做好了准备。同一类型的虚拟偶像爱好者有着普遍的相似度,商家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往往能够收效明显。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这就是实现了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转化——在圈子内部不断“发酵”,让更多的消费者进来,有如滚雪球一般,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继而带动一系列商机。
 
2021年中国网民对新增虚拟偶像的态度
 
        不过,虚拟偶像尽管看起来有着很强的消费者吸引力,但前已述及:一是虚拟偶像不容易打造,成本高;二是虚拟偶像是否为消费者接受,产生良好效果,需要市场检验。
        这里还要谈到第三点,虚拟偶像依靠IP影响力实现“破圈”、在市场上形成“爆款”,会受到众多因素左右。目前只有处于“头部位置”的虚拟偶像IP或许效果更好,无法排名前列的虚拟偶像要想“破圈”并不容易。
        或许,好好研究一下消费者要什么,才能找到最适宜的虚拟偶像,发挥出最佳商业效果。

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

在群众娱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网络和影像音频技术不断迭代的环境下,中国虚拟偶像产业逐渐走入发展的高峰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2020年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

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文娱消费中国虚拟现实/VR 中国虚拟现实/VR 人工智能中国网民对“养成系”偶像认知及追星行为调研 中国网民对“养成系”偶像认知及追星行为调研 本地生活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