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上百亿被传裁员,叮咚买菜如何摆脱“烧钱”不增利困境?
据艾媒网(www.iimedia.cn)获悉,近日,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被传正在经历大规模裁员。
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其中采购岗位裁员50%,算法30%,运营30%,招聘10%-20%,相比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总数已经少了上万人。在裁员赔偿方面,大多数员工表示,只有N,没有N+1。
就此,叮咚买菜方面回应称,公司各项业务均是正常运转状态,个别变动属小范围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前置仓客单量下滑,叮咚买菜裁员动作频频
不过其裁员动作也早有苗头。早在2021年12月,就有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公司将对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
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叮咚买菜部分履约站点强制配送员排休,甚至出现一个月内强制排休将近半个月的情况。有配送员反映,叮咚买菜对前置仓下达了人效指标,由于部分站点总单量不足,而每个配送员又背负了一定绩效工作量,因此叮咚买菜选择将部分配送员强制无薪排休。
强制排休、裁员等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暴露出叮咚买菜业绩亏损持续拉大、获客量下滑的问题。
持续烧钱加码前置仓,叮咚买菜难摆脱增收不增利魔咒
据公开财报显示,2019-2020年,叮咚买菜净利亏损分别为18.7亿元、31.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更是达到了53.3亿元。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累计达到103.8亿元,且亏损幅度在不断扩大。
究其原因,是其经营、履约以及营销成本的大幅上涨。仅从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叮咚买菜为获得新客户而大肆增加各项费用支出。报告期内,公司成本与费用共计82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为50.6亿元,同比增长109.2%;履约成本为23亿元,同比增长120.8%;销售与市场费用为4.28亿元(约665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据了解,叮咚买菜是国内领先的前置仓模式生鲜电商品牌。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在全国设立的前置仓数量已达1375个。凭借密集的前置仓网络,叮咚买菜实现了最快29分钟交付菜品的时效,增强了线上生鲜服务的质量,也带来了业绩的大幅增长。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营收61.9 亿元,同比上涨111%。
不过前置仓运维成本高昂、客单碎片化导致产品高损耗的弊病仍未解决,也进一步加剧了各项成本的上涨,叮咚买菜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21年三季度,叮咚买菜的 MAU已达 3471万,月均下单用户数已突破 1000 万大关,但与之相反的却是利润的骤降,报告期内净亏损为 20.106 亿元,同比扩大142.5%。
长期来看,如果叮咚买菜无法通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仍深陷前置仓的甜蜜陷阱,那么仅靠融资也无法获得长远发展。
后疫情时代,客户留存成生鲜电商企业难题
就生鲜电商本身来看,行业在2019年就已进入“寒冬”,不过在疫情的催化下生鲜电商又起死回生。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后“疫”时代生鲜电商运行大数据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行业实现62.9%的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638.4亿元;平台用户也实现激增。数据显示, 2020年至2021年前4个月,52.7%的生鲜电商平台用户为2020年新增用户,12.4%为2021年新增用户;客户的留存度也较好。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新注册中仅有11.4%的用户表示在2021年的消费频率下降。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持续火热,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一批商家围绕“生鲜第一股”的名头展开激烈竞争,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000亿元。
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短暂的繁荣之后,能否解决用户留存问题,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从叮咚买菜前置仓客单量下滑的现状来看,用户留存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