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两月股价下挫近50%,市值缩水超2000亿,巨亏9亿元的顺丰能否“顺风”?
继上周五一字板跌停、周一盘中一度跌停板后,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2352.SZ,以下称“顺丰”)仍低开低走。截至4月13日收盘,顺丰跌近2%。
艾媒网观察发现,4月7日至4月13日的5个交易日内,顺丰累计下跌超过20%。更令人咋舌的是,从2月中旬至今不到2个月,顺丰累计跌幅约50%,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
此前,顺丰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顺丰控股一季度预计亏损9亿元至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亏损10亿元至12亿元,而2020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则分别盈利9.07亿元和8.32亿元。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股市的反馈与4月8日晚顺丰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相关。作为顺丰借壳上市后交出的首份亏损财报,引发各界一片哗然是必然的。要知道,无论是业务规模、盈利能力,还是二级市场表现,顺丰都遥遥领先其它快递公司。
但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除了业绩预告的不利影响外,顺丰曾有相当一段时间站上120元/股大关,股价的下跌不仅释放出股民们“见好就收”的信号,而股价的大幅度回落也或将有利于下一步操作。
另有看好者称,顺丰目前处于一个资源投入和经营转型期,虽然业绩短期承压,但作为行业龙头,长期来看前景还是可期的。
事实上,2015-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行业业务量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行业扩容仍值得期待。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受益于宅经济的发展,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以31.2%的增速增长至833.6亿件,较上年上升 5.4 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21年3月24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200亿件,日均业务量超过2.4亿件,日均服务用户接近5亿人次。202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用时仅83天,比2015年12月25日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200亿件提前了9个月,比2020年提前了45天。
从顺丰的主营业务来看,时效、经济及快运是顺丰的三大主营业务,其中时效业务占比最高。截至2020年6月,时效业务占比不断下降,经济业务占比不断提高,国际及同城急送业务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以同城急送业务为例,随着综合物流行业进入转型期,顺丰抓住即时配送行业风口,发力同城急送业务,其业务表现可圈可点。2020年,顺丰同城急送总注册骑手数超200万,数量逼近深耕即配行业多年的同类企业。
截至目前,顺丰同城急送业务已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惠及6.6万品牌商家及25万中小商户,C端用户累计注册量已高达1个亿,年总完单量较2019年翻了三番。
在国内稳坐快递物流行业老大的顺丰已不再满足于国内的“蛋糕”,其“野心”和业务版图向全球拓展。
2021年除夕前夕,顺丰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权,这也是顺丰在收购DHL大中华区供应链业务后,提升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完善货运代理,布局国际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
但遗憾的是,被外界认为是“快递一哥”的顺丰,拥有三大主营业务外加出海项目加持,市占率却不及“两通一达”。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通快递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其次是韵达股份,于2018年反超圆通速递。2021年1月,顺丰控股、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64%、16.33%、14.94%、9.93%,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下降。2020年申通10.58%的市场份额依然领先于顺丰的9.72%,2021年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而对于一季度的亏损,顺丰控股在公告中称,亏损主要来自几方面原因:一是对物流赛道的多元布局导致成本增加;二是疫情后用户需求增加导致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成本承压;三是公司整合业务线的资源投放,存在资源重叠投放;四是春节期间不打烊,对一二线城市在岗员工补贴创新高,导致经营成本攀升;五是拓展下沉市场,电商件毛利承压。
尽管如此,但面对9亿巨亏以及连日下跌的股价,顺丰是否会“顺风”也只能交给市场和时间去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