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自律公约隆重出炉,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保留原始人脸信息
在移动支付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渐趋成熟的背景下,刷脸支付开始崭露头角。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局,处探索阶段的刷脸支付也迎来进一步规范。
艾媒网获悉,1月2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下称“试行公约”),在安全管理、终端管理、风险管理、用户保护权益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不但强调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还提出支持刷脸支付业务互联互通,避免一柜多机。
《自律公约》要求,会员单位应建立人脸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在采集环节,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
在存储环节,将原始人脸信息加密存储,并与银行账号或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个人隐私进行安全隔离。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对于“换脸软件”可能对刷脸支付构成的威胁,试行公约明确,会员单位应采用支付口令或其他可靠的技术手段实现本人主动确权。此外,提出设置交易限额要求,保障交易和用户资金安全。
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还应加强专项的、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规范行业行为,保护个人信息。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品已渗透至生活主要场景,行业呈高速增长态势。“无现金时代”在逐步实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较2017年增长17.2%,达到6.59亿人,预计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将突破7亿人,增至7.33亿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龙头平台对产品推广加强的环境中,移动支付的普及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各移动支付平台更加注重对产品的技术优化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刷脸支付技术在此背景下开始加速推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达0.61亿人,在支付平台积极推动刷脸支付发展的情况下,2019年刷脸支付用户有望增至1.18亿人,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2年突破7.6亿人。
巨头们也早已开始布局刷脸支付行业,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3个月后,微信也发布了刷脸支付设备“青蛙”;2019年4月,支付宝再推“蜻蜓2.0”;再到10月,“国家队”选手银联云闪付“刷脸付”正式入场,2019被誉为刷脸支付的元年。尽管市场尽管还未成熟,却已呈现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火药味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自律公约》主要适用于线下刷脸支付场景。目前,刷脸支付也主要是在生活场景广泛铺开。
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餐饮、零售、医疗和生活出行等方面。其中超市、餐厅、购物广场等消费场所应用自助收银和刷脸支付,能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结账排队现象,是刷脸支付最主要的应用场所。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平台中,支付宝在这些场景刷脸支付布局最为领前,市场份额占比超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