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所谓“械字号面膜”!颜值经济盛行,面膜消费陷阱要警惕

艾媒报告|2019-2024年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天猫,京东,淘宝,唯品会,蘑菇街,苏宁易购,贝贝,蜜芽,咸鱼,瓜子二手车交易网,拼多多,云集,支付宝,顺丰,EMS,小红书,洋码头,网易考拉,每日优鲜,人人车,1号店,返利网,折800,聚美优品,当当,优信二手车,慧聪集团,科通芯城,上海钢联,焦点科技,生意宝,转转,亚马逊,乐峰,云闪付,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花王,资生堂,高丝,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安利,

艾媒报告|2019-2024年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短视频平台面膜消费发展 中国短视频平台面膜消费发展 MCN电商 用数据说话

   近两年,在各路明星、网红等营销的带动下,面膜几乎已经成为全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所谓的无菌安全的医美面膜几乎被推上神坛,各种功效被炒作得天花乱坠。值得注意的是,艾媒网获悉,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一篇名为《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的公告。

  警惕面膜消费陷阱

  公告指出,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械字号面膜”,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而所谓“妆字号面膜”,即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是指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护理或清洁作用的化妆品。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章的规定,化妆品不得宣称具有医疗作用,其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等内容。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均是违法宣称行为。

  国家药监局提醒医用敷料应在其“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面膜类化妆品应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虽然化妆品没有明确的用量限制,但是面膜并不是越频繁使用越好。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每天使用面膜,可能加重皮肤的敏感程度,反而不利于皮肤健康。

  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研究所主任刘刚表示,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备案的正规的医用敷料确实可应用于微整、注射后的皮肤护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厂家、经销商及各大电商旗舰店在生产和销售时,应规范标识,明确医用敷料的正确名称,不应使用“医美”、“保健”等字眼误导消费者。

  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9.6亿美元

  面膜作为护肤品的重要子类别,近年来面膜刮起的风潮可谓席卷了全球,在全球市场上高速发展。

  在如今经济增长、互联网发达、海淘便利等条件的进步下,全球面膜行业的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2018年为71.8亿元,预测2019年将达带到79.6亿美元,2020年预测将达到87.8亿美元,到2021年时,或将突破90亿,达到95.4亿美元。作为全球女性消费者在日常护肤中最常消费的一类护肤产品,面膜拥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消费者面膜消费习惯的养成,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面膜最大市场。其中2018年中国面膜市场规模达251.5亿元,同比增长20.4%。

  护肤类产品投资机会分析

  在颜值经济盛行的情况下,作为护肤品众多品类之一的面膜也仍将继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至2017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135亿元,同比增长13.7%。可见消费者对护肤品的需求仍在逐步扩大。那么护肤品中的其他品类还将有哪些发展与投资的机会呢?

  抗衰老、保湿产品:由于中国面部护肤产品销售规模逐年上涨,在2018年超过250亿美元,因此护肤品投资额也随着销售规模扩大而增加。而在面部护理的细分功能中,抗衰老和保湿产品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两类产品,因此成为护肤领域里投资最热的细分产品。

  另外,中国护肤品市场的爆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热售的产品,通常是一些国际化妆品大牌旗下的产品,如雅诗兰黛的“小棕瓶”精华液、兰蔻的“粉水”爽肤水等;还有一类爆款护肤品是近两年才出现在中国市场的新兴产品,通常是海外的小众品牌或者是国产品牌旗下的产品,具有创新性,以及在各大社交平台频繁出现。

  以下附上公告全文:

  随着公众的消费升级,医疗美容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各种激光治疗、护肤项目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医疗美容之后,消费者往往被推荐使用各种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通常标识的产品注册证编号为“×械注准”或者“×械备”等),或者被冠以“医学护肤品”的妆字号面膜等。这些产品被宣称比普通面膜标准高、功效强、更安全,更适合消费者使用。所谓“械字号面膜”、“医学护肤品”等,到底是不是消费者更好的护肤选择呢?

  一、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

  所谓“械字号面膜”,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医用敷料可以与创面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吸收创面渗出液、支撑器官、防粘连或者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等医疗作用。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可以分为三大类:外科敷料(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敷料)、接触性创面敷料(分为急性创面敷料和慢性创面敷料)、包扎固定敷料。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用敷料产品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来划分,分别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医用敷料凡是声称无菌的,其管理类别最低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若接触真皮深层或其以下组织受损的创面,或用于慢性创面,或可被人体全部或部分吸收的,其管理类别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国产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需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注册;第三类医疗器械和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前需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注册。

  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二、“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

  所谓“妆字号面膜”,即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指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护理或清洁作用的化妆品。面膜类化妆品不仅包括面贴膜,还包括眼膜、鼻膜、唇膜、手膜、足膜、颈膜等,近几年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化妆品品类。

  根据产品上市前监管方式划分,面膜类化妆品分为两类:第一类,上市前需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注册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面膜,主要是宣称具有祛斑美白等特殊功效的产品;第二类,上市前需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面膜,主要是宣称具有保湿、清洁、滋润等功效的产品。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章的规定,化妆品不得宣称具有医疗作用,其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等内容。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均是违法宣称行为。

  三、如何正确使用面膜

  医用敷料应在其“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

  面膜类化妆品应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虽然化妆品没有明确的用量限制,但是面膜并不是越频繁使用越好。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每天使用面膜,可能加重皮肤的敏感程度,反而不利于皮肤健康。

艾媒报告|2019-2024年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天猫,京东,淘宝,唯品会,蘑菇街,苏宁易购,贝贝,蜜芽,咸鱼,瓜子二手车交易网,拼多多,云集,支付宝,顺丰,EMS,小红书,洋码头,网易考拉,每日优鲜,人人车,1号店,返利网,折800,聚美优品,当当,优信二手车,慧聪集团,科通芯城,上海钢联,焦点科技,生意宝,转转,亚马逊,乐峰,云闪付,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花王,资生堂,高丝,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安利,

艾媒报告|2019-2024年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短视频平台面膜消费发展 中国短视频平台面膜消费发展 MCN电商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