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老牌乳企辉山乳业被强制退市,消费者如何看待国产奶粉?
12月18日,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2月23日上午9时起,对辉山乳业的上市地位予以取消,股份最后上市日期为本月20日。该公司的股份自2017年3月24日起已暂停买卖。
2018年3月27日,联交所上市部认为该公司并未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有关拥有足够业务运作或资产的规定,故根据《上市规则》第17项应用指引将该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一阶段。而后,联交所分别于2018年9月27日及2019年5月3日将该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二及第三阶段。在除牌程序的第三阶段于2019年11月15日届满前,该公司并没有提交任何复牌建议。
辉山乳业对此表示:本公司所有股东及投资者须留意,自2019年12月20日起,尽管股票仍继续有效,该股份将不再继续上市,亦不再于联交所买卖。其后,辉山乳业将不再受上市规则规管。
辉山乳业股价暴跌,市值曾一日蒸发320亿港元
辉山乳业,创建于1951年,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粉、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和乳饮料等多个产品品类。2013年9月27日,辉山乳业(06863.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全球发行额13亿美元,成为香港历史上消费品行业首次发行企业募集资金前三甲,并跻身全球有史以来消费品公司首次发行前十名。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3月24日早盘,港股辉山乳业狂跌逾90%,创该公司史上最大跌幅。随后该股紧急停牌,截至停牌时,辉山乳业仍跌85%,报0.42港元,市值一日蒸发320亿港元。随后市场传言称,辉山乳业大股东或涉嫌挪用30亿资金,且无法收回。
辉山乳业已暂停买卖
做空机构浑水接连两份报告,直指辉山乳业财务造假
2016年12月16日,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发布沽空报告,直指辉山乳业财务造假,认为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凯挪用公司资产1.5亿港元。但辉山乳业反击道:“所有交易均符合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的规定。”
3日之后,浑水以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数据为佐证,称辉山乳业存在大量欺诈性收入,在维护上的资本支出不足以保证奶牛的健康以及牛奶产出,公司资金链出现危机。
2017年3月23日,在辽宁省金融办召开的辉山乳业集团债权银行工作会议上,辉山乳业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此消息一出,辉山乳业322亿港元的市值1小时内灰飞烟灭,当日收盘仅剩56.6亿港元。
此后,辉山乳业便陷入了漫长的停牌期。停牌期间,重组消息不断,亦有蒙牛、光明、伊利等乳企有意“接盘”的消息传出,但都均无下文。直至昨日,港交所正式宣告终止辉山乳业上市。
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逐渐受消费者认可
虽然辉山乳业陷入发展低谷期,但随着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进一步规范,飞鹤、伊利和贝因美等其他国产奶粉品牌在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在2018-2019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中,认可度较高的多为进口奶粉品牌,其中雅培、雀巢和美赞臣分别位列前三。国产奶粉品牌飞鹤排名第四。
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信心更强
整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购买意愿较高。但不同城市等级的消费者存在差异,对于进口奶粉品牌,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更强。对于国产奶粉品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更强,购买意愿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
中低收入的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信心更强
整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购买意愿较高。但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存在差异,对于进口奶粉品牌,高收入(每月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消费者购买意愿更强。对于国产奶粉品牌,中低收入(每月可支配收入1万元及以下)的消费者信心更强,购买意愿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
低学历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品牌信心更强
整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购买意愿较高,但不同学历水平的消费者存在差异。对于进口奶粉品牌,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消费者购买意愿更强。但对于国产奶粉品牌,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消费者信心更强,购买意愿高于高学历消费者。
全职妈妈对于国产奶粉品牌信心更强
整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购买意愿较高。但不同职业身份的消费者存在差异。在进口奶粉品牌的购买意愿上,职业妈妈更强。但对于国产奶粉品牌,全职妈妈信心更强,购买意愿显著高于职业妈妈。
以上数据、内容参考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