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明年我国将大规模投入建设独立组网5G网络
工信部部长苗圩于9月2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手机能够体现5G性能需要依靠独立组建的5G网络(SA),而不是基于4G核心网的非独立组网产品(NSA)。其说,预计明年我国正式大规模投入建设独立组网的5G网络。
明年大规模投入建设SA网络
苗圩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商业发布的5G手机共有11款,但是大部分发布的5G手机都是非独立组网(NSA)的。“手机真正能够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独立组建的5G网络,而不是基于4G核心网上面的非独立组网产品。”现在各地所推的网络,基本上都是非独立组网的5G应用。只有到明年,我们才能够正式大规模投入独立组网的5G网络。
据了解,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一个是非独立组网(NSA),另一个则是独立组网(SA),这两种5G部署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简单地说NSA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基于NSA架构的5G载波仅承载用户数据,其控制信令仍通过4G网络传输;而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
业内人士透露,NSA在快速部署5G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在原有4G基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如此一来可以在5G建设初期大规模快速地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用户不换卡不换号就能升级到5G网络。而且,先部署NSA再逐步过渡到SA也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运营商和产业部署5G所采取的策略。不过其坦承,SA才是5G最终的发展形态。
5G应用场景:80%应该是用在物与物的通信
谈到今年正式商用的5G技术,苗圩表示,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3,未来将会有更加海量的机器会通过5G连接。
在苗圩看来,5G的应用将呈现“二八律”分布,对大部分用户来说,4G手机是够用的,5G真正的应用场景, 80%应该是用在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
在车联网领域,苗圩表示,工信部已经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就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达成共识。“车联网发展不仅要关注车,还要关注路,车路之间要协同,就必须依靠5G通信实现。”苗圩说。
在远程医疗方面,苗圩表示,5G将实现远程监测、远程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在媒体领域,5G的应用将实现高清视频稳定转播。他透露,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观众有望感受到5G技术带来的流畅直播体验。
5G技术的日益成熟开启了互联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技术,5G已成为推动交通、医疗、传统制造等传统行业向智能化、无线化等方向变革的重要参与者。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受访网民期望未来5G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车联网和无线医疗等方面。智能制造、车联网和无线医疗是5G技术主要的行业场景应用,云VR/AR、社交网络和无线家庭娱乐等主要是个人场景应用。
在智能制造方面,5G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通过5G技术,传统制造业将面临变革,智能工厂带来的制造的转型与升级将推动传统制造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起设备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同时带动仓储管理与远端作业的升级。
在智能制造方面,5G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通过5G技术,传统制造业将面临变革,智能工厂带来的制造的转型与升级将推动传统制造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起设备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同时带动仓储管理与远端作业的升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发展切合了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的无线网络应用需求,其高性能、低延时的特点也满足了无人驾驶等垂直领域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智慧出行将成为5G技术发展的最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