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事件后,视觉中国首份半年报出炉:营收、净利双降,恢复业绩仍存难点
2019年4月,由一张“黑洞”照片引发的版权维权争议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作为涉事公司的视觉中国视觉中国(000681.SZ)也站上风口浪尖。
据艾媒网获悉,8月5日,视觉中国披露了“黑洞”事件发生后的首份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视觉中国营收4.02亿元,同比减少16.49%,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减少3.1%,每股收益0.19元。
二季度单季业绩下滑22%
在这次的半年报中,视觉中国用了大篇幅解释“黑洞”事件的影响及后续情况。视觉中国称,今年4月11日,天津市网信办对公司子公司汉华易美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公司主动暂时关停了公司网站。4月18日,天津市网信办对公司作出了罚款30元的行政处罚。4月26日,公司网站向部分客户测试开放;5月12日,经有关部门同意,公司网站向所有客户全面恢复服务。公司将该事件称为“411事件”。
视觉中国用一场关于版权的风波把自己推进了“黑洞”里,而公司所主营的版权业务也受到了不少来自大众的质疑。
视觉中国表示,受到“黑洞事件”、以及2018年底剥离亿迅资产组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等因素影响,2019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降。其中,公司核心主业“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0.1%。报告期内,核心主业占上市公司总收入99%。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还分别同比增长了5.53%和44.22%,但到了第二季度单季,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6.97%,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2.59%,而“黑洞”事件正是出现在第二季度内。
视觉中国表示,尽管411事件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公司商业模式优化,有利于内容、技术、获客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有利于公司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8月5日收盘,视觉中国股价19.44元,市值136.19亿元,较“黑洞事件”发生当天市值缩水近60亿元。
视觉中国业绩恢复仍存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业绩下滑的财报。让视觉中国短期内能否恢复业绩成了倍受关注的话题。事实上,视觉中国业绩恢复的难点仍在于重塑品牌形象及重整商业模式。
从品牌形象方面看,此前视觉中国“黑洞”版权事件负面舆情持续发酵,令视觉中国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艾媒大数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视觉中国的言值指数由4月10日的44.3降至4月16日的8.2,网络口碑呈现一面倒的负面态势。
而从商业模式方面看,视觉中国维权式盈利商业模式引质疑。视觉中国黑洞事件发生以来,包括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纷纷发文指出,包括视觉中国、全景网在内等多家企业,普遍存在“维权-诉讼-和解-签约”的维权商业模式。正是长久以来一直推行的碰瓷式维权方式,才引起了业内强烈不满,导致本次事件的集中爆发。
另外,该商业模式也引起了社会公愤,对于本次事件,近八成企业认为视觉中国维权方式疑似敲诈。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8.8%的受访企业认为,视觉中国的维权方式属于敲诈,而处于中立认为说不清的受访企业占比则为16.0%。从受访者几乎一边倒的情绪看,对视觉中国的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
事实上,维权行为不应成为创收工具,而滥用版权获利商业模式依然存在短板,企业更应担起社会责任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现阶段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网络图片、字体等作品版权来源不清晰的问题普遍,容易引起“版权碰瓷”问题。而如视觉中国这类靠专业打官司向企业收取高额赔偿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企业,如果不给客户和行业树立正确主流企业社会责任感,其声誉将持续走低,商业模式必将充满不确定性,很难赢取公众的信心。
总的来看,归来后的视觉中国,要实现业绩恢复,仍需重塑品牌形象及重整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