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新鲜出炉:广东连续13年“霸占”第一,北京和东北三省出现负增长
艾媒网获悉,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31省份都已陆续公布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常住人口数据也随即出炉。
广东省陆续13年“霸占”第一
各省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山东两省2018年常住人口均破亿。广东省以1.1346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则以1.0047亿常住人口的排名第二,河南省以9605万常住人口名列第三。据统计整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发现,广东省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3年“霸占”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
除此,广东省还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人口增量破百万大关的省份。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
另外,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河北以及浙江这些经济大省的常住人口位列前十。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指出,影响常住人口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生活费用是最重要的因素。广东、山东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前列,显然跟其经济发达有关。
北京、东北三省常住人口负增长
榜单数据显示,北京和东三省的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其中,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增长率下滑0.76%。
东三省中,吉林省2018年常住人口比2017年的2717.43万人减少13.37万人,增长率下降0.49%;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常住人口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5.6和9.6万人。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贺丹表示,北京市和东三省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不同。她指出,东三省的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人口流出双重原因造成的。北京市以往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机械迁入造成的,近两年人口负增长,主要是人口调控政策的结果。
27省份常住人口呈现正增长
另外,31省份中,除北京和东北三省外,其余27省份的常住人口均出现正增长。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的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都比较快。
经济强省,例如广东、浙江常住人口增长率都在1%以上。因为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强盛,会吸引外省的劳动力流入。
农业大省,比如湖南、安徽、江西、福建、陕西等省份,增长率都在0.5%以上。一方面,过去这些省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农村和中小城镇发展活跃,使得流动人口反流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吸引劳动力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