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名批评趣头条 “无证”套路新闻APP还能裸奔多久
据艾媒网获悉,5月14日“新华社在《号称“看新闻能赚钱”,真相原来如此》的报道中,点名批评趣头条、淘头条、闪电盒子、小鸟看看、蚂蚁头条等多款号称“看新闻就能赚钱”的APP,根本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新闻”也多为猎奇、八卦等垃圾信息。
所谓的“看新闻能赚钱”大多只是广告噱头和套路。报道称,这些APP大多打着“注册或登录就送几千个金币”的广告语吸引用户下载。而不少用户注册后发现,所谓的高额金币折算成现金也就几毛钱。而且需要累积到一定额度才能提现,提现时还会面临种种套路。
甚至,这类APP还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更改手机设置等问题。多款APP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可以打开。
趣头条“无证”裸奔
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之际,趣头条打着信息分发的旗号,本质上都是游走于灰色地带,收割着三四线城市的流量红利。其以高额返佣诱惑那些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三四五线普罗大众,在一片红海的移动内容分发市场,硬生生以后来者的身份,实现了快速崛起。
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上市的同时,趣头条还创下了多个记录,趣头条不仅是国内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也是赴美上市最快的中概股。从成立到登陆纳斯达克,趣头条仅仅用了两年零三个月,比以发展迅猛著称的拼多多还少了7个月。
神话般的崛起速度,让外界不仅惊叹于现金补贴+邀请收徒等网赚玩法对下沉渠道巨大的吸引力,也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跟进者。
2018年11月,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表示“下沉市场”将主导未来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格局,他称,“中国互联网的未来3年,就取决于‘下沉市场’的增量用户,取决于有哪些公司可以充分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挖掘这部分用户的价值。”
3月6日,趣头条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未审计财报。财报数字也较为亮眼。趣头条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426.1%,超过此前业绩指引的高端12.5亿元。2018年全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484.5%。其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的净亏损率持续收窄。
根据艾媒北极星(bjx.iimedia.cn)系统监测,截至2019年4月,趣头条的MAU达到5355.62万。
然而,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通过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除了“淘头条”“亿刻看点”等多款模仿类似趣头条的APP未查到相应资质外,趣头条同样不在最新的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应用程序名单中。
事实上早在去年趣头条招股书便透露,其尚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这也成为它潜在的风险之一。
彼时趣头条引入了人民网旗下基金、澎湃新闻等投资者,并表示,准备以澎湃新闻作为国有股东去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但是依旧“无法保证我们的申请将被监管机构接受或批准”。今年3月30日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趣头条亦再度重提了这一准备动作。
虽有布局,但截至目前趣头条依然属于无牌照裸奔,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趣头条在下沉市场具有先发优势,但营收规模单一、返利式营销成本高、内容质量低等阻力因素也逐渐凸显。作为内容平台,趣头条需要立足根本,提高内容质量,进而提升品牌调性,增强变现能力。
违规APP亟待规范
在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新闻资讯平台涌现出许多利用标题党、低俗内容、假新闻等低劣手段获取流量的现象,并在算法分发的模式下得到助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满足用户快速高效获取资讯的根本需求成为致胜关键,这意味着新闻内容将回归真实本质,新闻客户端平台开启由“量”到“质”的升级道路。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APP不具备资质发布或转载新闻,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相关规定。近两年,各地网信部门多次对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发布、转载新闻,传播涉黄涉暴及虚假信息的网站和APP予以查处、关停。
相关专家认为,一些以“看新闻能赚钱”为噱头的APP传播大量垃圾信息,过度索取用户权限、获取个人信息,扰乱了新闻阅读市场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对于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APP,应加大查处力度。各类手机应用市场也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并对违规APP进行下架处理。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鼓励发展下线,使得老用户、新用户之间构成了上下层级,并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金钱链”,部分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应尽快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
匡文波等专家建议,读者要对以金钱诱惑、鼓励发展下线的APP自觉抵制。加强对低俗违法内容的辨识能力,一旦发现平台上有谣言、涉黄等信息,积极向主管部门举报,避免因贪小利而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