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风波再起!拼多多上市前夕再遭变故,遇“假冒商品”侵权起诉

拼多多 拼多多 B2C电商拼多多集团企业运行状况及细分用户统计数据 拼多多集团企业运行状况及细分用户统计数据 B2C电子商务 用数据说话

   7月17日,社区电商平台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更新了此前提交的招股书,然而就在上市前夕,该公司却在美国遭遇侵权诉讼。来自拼多多商家维权的声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拼多多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报道,拼多多原定于7月26日IPO,估值或将达到200亿至240亿美元,然而侵权案件发生后,拼多多的估值已遭到多家机构的调整。

  在业内专家看来,对于商家与平台间的矛盾,拼多多方面当务之急是要改变监管方式,运用科技技术对商家进行动态监管,同时应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审核,积极与商户协商解决问题。

  遭“假冒商品”侵权起诉

  据《纽约时报》报道,拼多多在美国遭遇侵权诉讼。这起诉讼日前已提交给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原告方是一家名为Daddy's Choice的尿不湿生产商。该公司指控拼多多在明知是假冒商品(knockoff products)的情况下,仍然允许销售印有该公司名字的产品。

  Daddy's Choice在其起诉书中表示,当他们去年第一次将假冒产品一事报告给拼多多后,该公司从其平台上撤下了部分未经授权的产品。但这些仿冒产品却很快再次出现,但当他们今年早些时候再次将此事报告给拼多多时,后者并未采取行动。

  Daddy's Choice律师表示,他们之所以在纽约起诉拼多多,是因为美国消费者也可以在拼多多平台购物,而且Daddy's Choice为在美国打造自己的品牌花费不少。

  拼多多拒绝对外媒置评。

  拼多多假货风波不断

  事实上,即使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排名前三的电商平台,也是三四五线城市影用户最常用的手机购物App之一。艾媒北极星系统(bjx.iimedia.cn)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6月拼多多的日活跃用户数为7,027.74万。

  但是针对拼多多假货的指责却一直没有停下过,并且,随着拼多多今年6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这样的指责甚至不弱反强。

  就在一周前,国内财经科技新媒体《华尔街见闻》曾针对拼多多平台商品进行了一次抽样调研,揭开了拼多多低价爆款背后的真相。根据《华尔街见闻》针对56款爆款商品的细致分析后发现,除了直接销售假货和山寨产品之外,拼多多平台大量商品以高仿知名品牌的LOGO、包装盒功能等方式诱导客户购买。

  另据搜狐科技报道,今年3月4日,一名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投诉拼多多的假货问题。该消费者表示,他通过拼多多购买了一台九阳榨汁机,然而收货后发现并非九阳正品,而是三无产品,且商家仿冒了九阳的商品。拼多多的维权专员检查后认为,商品Logo与九阳官网Logo不同,但不承认售假。

  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6年拼多多的投诉量占行业13.12%,高居行业第一。投诉的原因主要包括假冒伪劣产品、水果腐烂、货不对版等在内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虚假发货、拒绝退货等服务问题两大类。

  此外,6月中旬曾被曝出维权商家上门围堵事件,6月13日有媒体爆出,多名拼多多商家在公司总部“讨要货款”,有维权商家在拼多多总部与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引发关注。据界面新闻了解,这些商家还组织了上千人的维权群。有商家爆料称,他被拼多多平台以销售发错货和假货等借口冻结80万资金,其他大部分维权商家也是被扣款或者被冻结了高额资金。

  拼多多对此的回应是,现场维权商家已核实7家存在售假情况,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况,1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所有被扣的商家资金已悉数用于对消费者的赔偿,拼多多不存在私自牟利一说,并再次声明会一直站在消费者一面。

  除了用户投诉拼多多平台的假货泛滥,在供应商一端,拼多多因为“打假”尺度不合理,导致与供应商的关系剑拔弩张,矛盾越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暴露在巨头视野中的拼多多开始显露各种问题。即将上市的拼多多,未来如何更大力度的打击假货?同时又要如何处理与商家之间的关系?这都是头上悬着的艰巨任务。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拼购电商用户量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在面对用户的不断提高的商品质量要求时,各拼购平台应及时升级品控级别,加强自身管理与渠道建设,满足客户服务保证产品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摒弃“野蛮生长”的模式,优化商品质量,将用户体验做到最好,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保持长久发展。

拼多多 拼多多 B2C电商拼多多集团企业运行状况及细分用户统计数据 拼多多集团企业运行状况及细分用户统计数据 B2C电子商务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