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报告|2017-2018中国共享出行年度发展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单车企业数目超过10家,共享汽车企业数目超过40家,而共享停车企业则超过200家。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单车在经历洗牌期后,市场仅存十余家服务厂商。而相比于共享汽车行业较高的准入门槛,现今共享停车领域门槛低,行业内企业混杂。(《2017-2018中国共享出行年度发展报告》完整高清PDF版为154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According to iiMediaResearch, there are more than 10 shared bicycle companies in China, more than 40 shared car companies, and more than 200 shared parking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fter sharing the bicycle, after the reshuffle period, there are only ten service providers in the market. Compared with the higher barriers to entry in the shared automotive industry, today's shared parking sector has a low threshold and mixed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2017-2018 China Shared Travel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full HD PDF version is 154 pages, you can click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download the report.)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共享出行
共享出行,是指人们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以共享或合乘的方式与其他人共享车辆(自行车、汽车等)。进一步地,从出行工具延伸到了停车空间的共享。其中,共享出行分为平台模式与分时租赁两种类型。
移动出行用户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4.35亿人。报告分析认为,移动出行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用户出行需求持续升级,为共享出行各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中国共享单车企业数目超过10家,共享汽车企业数目超过40家,而共享停车企业则超过200家。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单车在经历洗牌期后,市场仅存十余家服务厂商。而相比于共享汽车行业较高的准入门槛,现今共享停车领域门槛低,行业内企业混杂。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企业融资总额达千亿元。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首位,其中,滴滴出行年内总计获得95亿美元融资,显示出其整合出行需求,打造大出行平台的战略目的。
共享出行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中国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中,共享出行领域发展成熟,估值高达千亿元。中国共享出行独角兽企业大多萌生于北上广一线城市,显示出城市资源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享单车发展状况--用户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为0.28亿人,随着2016-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迅速扩张,用户猛增至2.05亿人。
共享单车发展状况--地域分布
北(90.0)上(89.0)广(77.0)深(76.0)共享单车发展名列前茅。一线城市共享单车数量多、设施齐全;随着二线城市增加共享单车车辆投放、加强设施建设等,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好。
共享汽车发展状况--市场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8.5亿元,2016-2017中国共享汽车分时租赁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7年共享汽车行业受资本追捧。
网约车发展状况--用户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网约专车/快车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其中2016年整体用户量呈爆发式增长,增长率高达71.4%,而2016年之后整个行业用户水平增长逐步减缓,呈稳定增长发展态势,到2017年用户规模达到2.36亿人。报告分析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其出行结构不断改变,而传统城市交通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便捷灵活的出行新选择,网约专车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网约车发展状况—地域分布
北京(97.5)、广州(90.5)、成都(87.5)网约车发展成熟度排名三甲。2017年网约车发展继续下沉,在二线城市发展成熟度提高。
共享停车发展状况—市场格局
201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城市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 国家已经意识到汽车静态管理的重要性,近两年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这对共享停车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国内出行企业海外发展现状
滴滴出行在近三年时间里通过投资或产品技术合作等形式,将全球合作网络延伸至北美、东南亚、南亚、南美等1000多个城市,覆盖全球70%以上的市场。
国内出行企业海外发展现状
2018年,滴滴出行主要开拓了以下四个市场:拉美市场、日本市场、香港市场、台湾市场。
国家政策
2017年,国家明确了以“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核心的共享经济发展原则和政策导向。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共享出行持正面积极态度,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总体上鼓励支持共享出行发展,强调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地方政策
2017年以来,为推动共享行业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中国各省市均已出台或披露正在制定相应条文,总体上呈鼓励支持态度,同时强调共享行业监管问题。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惠州等城市已出台相关规范细则。
新能源汽车技术提供硬件技术支持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成本和寿命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2017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公斤、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驱动电机功率密度达到3.0千瓦/公斤。 报告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为共享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技术支持。
物联网提供技术支持
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共享车设备、车锁、手机等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例如,使用互联网APP对共享汽车进行控制,设备控制共享汽车OBD内容,通过移动信号将共享汽车信息传递给服务器,从而实现对共享汽车的控制。
无人驾驶结合共享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依托高精地图、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平台、相关软硬件技术,可自动识别交通指示牌和行车信息,具备雷达、相机、全球卫星导航等电子设施,并安装同步传感器。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休息室、办公室和娱乐室之间自由切换,并且可以使用悬浮的手势控制。在车辆安全事故中,如果能配备车联网V2X技术,汽车能在碰撞前迅速收到信号,并做出反应从而避免事故。同时,无人驾驶技术结合共享汽车也能减少维护交通基础设施和修理汽车的开支,并且节能。
智能锁技术助力共享单车运营
共享单车应用,其实就是通过“单车-云端-用户手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完成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解闭智能锁的过程。目前的解锁、还车方式主要有“GPS定位+蓝牙”、手动密码解锁、GSM短信解锁、GPRS流量解锁等。采用蓝牙的方式,实现手机对智能锁的解闭,能够减少智能锁的通信量(通信资费)和耗电量。在实际应用中,每家共享单车企业的闭解锁流程都会随需求和智能锁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经济结构变化(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
中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
自2012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持续提升。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8.5%,人口超百万城市达147个。城镇化率的提高反映中国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可能为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生机。
中国城镇化发展衍生出行矛盾,带动出行需求
目前,中国城市交通主要以传统公共交通系统(公交车、地铁)的站点为节点,进行编织道路交通网络,站点的覆盖密度有限。此外,还有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道路建设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如何缓解出行需求和交通压力的矛盾成为城市交通的难题。
网民规模变化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中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到7.78亿人。信息互联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互联网及移动端普及为共享经济萌生与发展提供良好土壤,互联网技术革新有望拓展共享经济发展空间。
网民结构变化
移动互联网、网购、手机支付……千禧一代与互联网技术共同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千禧一代很可能成为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主力。
共享单车社会普及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仅26.3%受访网民使用过共享单车,73.7%的受访网民没有使用过共享单车。其中有72.0%的受访网民在共享单车服务中交付过押金,28.0%的受访网民没有交付过押金。报告分析认为,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单车的用户渗透率得到一定提升,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使用过共享单车的用户中,押金交付情况较为普遍,沉淀在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金额巨大。
短距离代步为共享单车主要使用场景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短距离代步和与公共交通接驳是受访网民使用共享单车最主要的两个场景,占比分别为53.7%和52.8%。直接使用共享单车上下班的受访网民占34.4%,用于锻炼身体的受访网民占24.9%。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主要是用于短距离的出行和与公共交通形成互补,共享单车行驶灵活,受交通阻塞影响程度低,在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难题作用明显。
自行车乱停乱放是共享单车现今最突出问题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30.8%的受访网民认为自行车乱停乱放是共享单车现存最突出的问题,而有21.8%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押金难,18.2%则认为是自行车损坏情况普遍。报告分析认为,经过野蛮生长以及新牌潮之后,共享单车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乱停乱放和管理用户押金,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挑战。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应提升自行车质量,增强用户体验感。
共享汽车用户渗透率仅一成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使用过共享汽车的受访网民仅占10.8%,89.2%的受访网民没有使用过共享汽车。其中,临时出行为使用共享汽车的主要原因,占比为53.4%。认为买不起车或不想养车和限行限号是使用共享汽车原因的受访网民占42.9%和39.0%。报告分析认为,共享汽车的用户渗透率较低,共享汽车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否把握用户需求,击中用户痛点,从而获得更多用户,将成为共享汽车企业竞争的关键。
网点少、分布不均成阻碍共享汽车发展主因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54.4%的受访网民认为网点少、分布不均是共享汽车现存最突出的问题;认为共享汽车押金安全是最突出的问题的受访网民占44.3%。报告分析认为,共享汽车对资金门槛要求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导致共享汽车覆盖率普遍较低。共享汽车企业需要进一步制定城市布局方案,完善区域共享汽车覆盖,根据汽车使用的流动性,有针对性进行共享汽车资源投放。
周边覆盖率低导致网民不使用共享汽车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周边覆盖率低是受访网民不使用共享汽车的最主要原因,占比为22.0%。另外,有33.9%的受访网民表示以后愿意尝试共享汽车,有45.1%的受访网民态度相对犹豫。报告分析认为,共享汽车市场开拓空间大,随着共享汽车行业逐渐加强市场投入,共享汽车使用普及程度将提高。在此基础上完善押金管理制度,用户信任度上升,则有望提高用户渗透率。
用户出行使用网约车频率高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每月使用2-3次的网约车用户所占比例最高(31.9%),每月使用2-3次及其以上的用户所占比例之和为69.9%,对网约车高度依赖(每周2次及以上)的用户比例占7.2%。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网约车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小部分用户消费习惯已成熟。但从整体来看,部分用户习惯养成还处于开始阶段,消费动力并未完全被激发,网约车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中国网民对网约车接受度高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2018年在中国出行市场中,超八成的用户乐于接受使用网约车出行。关于选择使用网约车出行的原因调查中,71.3%的网约车用户为了节约时间而使用网约车出行,更为优惠的价格(47.0%)以及更佳的乘车环境也是用户选择网约车出行的重要原因。
超五成用户往返交通枢纽使用网约车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中国网约车用户接送交通枢纽的情况下使用网约车的概率最高,达50.2%。报告分析认为,网约车使用场景渗透在人们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产品,它改变传统的出行方式,使消费者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网约车司机素质参差问题待改善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4.9%的受访用户认为网约车司机质量参差不齐位居用户担心问题首位,45.9%的用户担心驾驶的安全性问题,私自加价和投诉反馈方面的问题分别占比34.8%,31.2%。报告分析认为,网约车迅速扩张阶段已经度过,网约车将迎来平衡稳健的发展阶段。未来网约车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软实力,增强司机和车辆审核、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服务质量。
共享停车使用率不足一成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仅有6.0%受访网民使用过共享停车。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停车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推广力度不大,社会普及率不高,用户市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超三成网民没听说过共享停车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没听说过是受访网民不使用共享停车的主要原因,占35.3%。有35.0%的用户表示以后愿意尝试共享停车。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停车的发展时间短,推广渠道投入少,较低的社会认知度限制了行业发展。未来,共享停车应加大推广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增强用户参与度,挖掘更多潜在用户。
超一半网民认可共享停车服务收费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Q1,54.7%的受访网民认为共享停车的收费适中,有40.6%的受访网民认为收费偏高。40.5%的受访网民愿意共享自己的车位,仅25.2%的受访网民不愿意共享自己的车位。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停车服务收费符合多数网民预期,为共享停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利条件。另外,网民对共享自己的闲置车位愿意程度高,共享停车位供给潜力大,共享停车理念有望达到社会普及。
中国共享出行各领域未来情况分析
共享出行未来发展总趋势
绿色出行潮流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发展迎加速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2亿,而新能源汽车只有77.7万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逐渐重视,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单车将成为人们出行主要方式。报告分析认为,除了认知层面的因素外,对比起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推广。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能反过来促进公共充电桩和能源技术进一步发展。2018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会趋向于智能化、绿色化。
共享出行各领域交互发展构造未来出行新模式
报告分析认为,共享单车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共享汽车、各项网约车服务则满足人们“点对点”出行需求,共享停车通过调配闲置停车位,满足人们不同时段的停车需求。此外,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手机地图、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能够实现城市交通智能调度,减少城市道路拥挤情况发生。共享出行各领域将得到有机融合,共同构造未来新型有序的出行模式。
共享出行行业整体监管趋严规范化发展成必然趋势
大规模资本支持下,共享出行各领域初期的快速野蛮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自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均推出并实施了多项关于共享出行领域的监管文件,行业在监管下规范化前进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共享出行企业若想寻求进一步发展,必须遵守行业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
共享出行无序状态待改进智能化调度程度将继续提高
目前,共享出行仍处于相对无序状态。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出行调度智能化都是迫切需求。报告分析认为,调度智能化趋势未来会日益明显。对政府来说,智能化调度能缓解交通压力;对企业来说,智能化调度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各方需求迫使下智能技术发展会继续加速,出行智能化程度未来会继续提高。
共享出行用户不良问题多信用出行未来受重视
现阶段,中国互联网出行存在较大信用问题,如网约车爽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遭破坏。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第三方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技术渐趋成熟。报告分析认为,在信用评级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用户将更重视自身信用。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行业中的企业通过与中国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推广信用免押服务成为今后共享出行领域的必然趋势,以此可约束消费者各种不良出行行为。
共享单车未来发展趋势
增长速度放缓,格局基本稳定
预计2019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2.76亿人。经过残酷的“洗牌潮”后,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数量为共享经济各行业最高,占比27.4%。
搭建信用体系开通免押金服务
随着多家企业相继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用户押金难以退还成为极具规模的行业现象。消费者维权困难体现在:维权成本过高、资金追回可能性低等方面,这极大影响了用户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未来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信用免押服务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处理乱停乱放,加强成本控制
由不良用户行为带来的乱停乱放、质量损毁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影响到了其他用户的使用、严重影响到了公共交通秩序与市容市貌,同时也为共享单车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消耗。未来行业将重点促进共享出行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企业间生产资料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重点提高企业线下运维效率和效益。
向一体化出行平台发展
在未来,预期共享单车将结合诸如共享汽车、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发挥各自出行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出行平台格局,在目前旨在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模式下进一步丰富、深化人们的出行选择,提高出行效率。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保持竞争优势
摩拜单车、ofo小黄车两巨头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竞争激烈。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放缓,行业目前目标是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抢占潜在市场。受到政策法规影响,巨头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已取得初步成效,持续开拓国外市场将有利于共享单车企业保持较高的市场规模。
信用免押有望造就双赢局面
面对共享单车押金退还难的问题,在未来,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的信用免押服务将在解决用户收回押金的问题同时,为企业赢取更高的用户满意度,造就双赢局面。
多元治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推动行业内部协商和沟通,倡导行业自律;推动企业间生产资料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营造文明持续的共享出行发展环境;组织培训和交流,推动共享出行行业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
共享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融资量居首,或成共享出行行业下一风口
共享汽车2017年融资量达千亿,占行业总获投金额的65.9%,预计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市场规模达92.8亿元。广受资本青睐的共享汽车,或将成为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当前行业已显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厂商,未来在品牌打造以及用户普及等方面,共享汽车市场将迎来激烈争夺。
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用户渗透率低
使用新能源的共享汽车在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前期建设不足,带来的不方便严重制约了用户的使用意愿。同时,共享汽车的停放受到市政的严格管控,当前难以真正实现自由取还的共享便利。另外,用户对共享汽车的认知度、使用意愿较低,渗透率有待提高。行业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运维成本高。
共享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理性规划投放数量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共享汽车的生产、上牌、运营周期都比共享单车长,不可能一下覆盖所有城区。另外,汽车拥有生命周期,使用几年就面临着淘汰,所以企业应该在有限的周期内创造最大价值。这就需要企业理性规划汽车数量、重点完善公共充电、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保障可持续发展。
找准自身定位加强运营模式创新
共享汽车企业应该在城市的所有交通出行领域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可以以用户人群、出行习惯等标准作为划分依据,考虑如何提供最恰当的出行服务。在资金、政策法规、牌照、出行习惯等多方限制因素下,共享汽车运营企业应该以真正便利用户作为主要发展依据。
融入高科技加速发展
在未来,共享汽车领域应该主要依靠大数据挖掘出行需求量,并尝试与AI、5G等技术结合,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利用无人驾驶技术进行车辆流通规划。当迈入智能出行的时代时,共享汽车行业需要把握机遇,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网约车未来发展趋势
资本走向集中,进入巨头垄断
网约车行业在经历较快发展时期后,又迅速步入洗牌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共享经济风潮诞生,大量企业跟风口入局,市场并存大量同质化产品,严重挤压网约车市场空间。在纳入政府监管后,无法适应监管的企业悄悄退场。
一二线城市成熟,发展逐步下沉
网约车用户在2018年有望达2.82亿人,体量大发展势头迅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约车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内,网约车在发达地区的用户增量不会有太大突破,盈利模式探索和产品功能丰富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未来可加大在三四线城市发展。
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大众化服务只是市场成长的初始阶段,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是行业发展必然走向。逐渐规模化的企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设备,人才储备和更专业的经营管理,使个性服务成为可能,专车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网约车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加大三四线城市发展力度进军海外市场
目前,滴滴出行、美团两巨头竞争激烈。报告分析认为,供需两方面推动下,网约车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内,网约车在一线城市地区的用户增量不会有太大突破,另一方面,在出行消费升级趋势下,其需求量也较为充足。因此未来可加大网约车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是海外市场的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
当前处于转型阶段的网约车,竞争的白热化、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都对出行服务质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对于车主来说,可考虑导入司机培训认证体系,从源头上对司机资质进行筛选。并在涉及仪容仪表、服务标准、商务礼仪及医疗急救等众多方面,全面培养优质服务专业认证司机。在运营中可考虑开拓出诸如保姆单等个性化服务,提升重点用户体验。
开展节能环保的战略部署
对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在行业布局中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变革,可考虑采用“新能源汽车+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运营模式。推出诸如低碳U品商城、碳银行等环保平台,将零油耗、零排放的环保概念践行在网约车出行中,未来很有可能会引发碳环保的出行新风尚。
共享停车未来发展趋势
深挖用户停车难痛点,发展初期未成规模
随着近年来城市人口以及汽车普及率的上升,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各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共享停车契合停车需求,发展前景好。目前,共享停车仍处于雏形阶段,现时行业内企业超200家,企业实力参差不齐。
推广力度不足,用户认知度低
共享停车的概念仍有待市场培育,用户对共享停车概念接受度普遍不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只有6.0%的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停车,超三成受访者甚至没有听说过共享停车。如何引起闲置车位拥有者与停车困难者双方的关注及使用兴趣,提高用户参与度,是共享停车行业将来能否壮大的关键。
共享停车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争取投资机会加强宣传力度
从互联网趋势和利益驱动来看,只要技术允许,解决车位共享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国家鼓励支持下,共享停车是个很难逆转的趋势。因此,共享停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汽车平台通过补贴、福利分享、免费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造势。例如,既然收费标准由相关管理部门管控,可以通过政府出面调解,让管理部门联系共享停车位app的网站,在前期让app网站作出部分的利润割让,弥补差价。以吸纳、保留更多用户。
协调各方优化运营模式
企业需要多多关注车位提供方利益诉求,采用创新方式进一步约束、鼓励和引导用户行为。对“互联网+停车”的运营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只要用者有刚需,且身份实名留底,多数也会配合平台规则。只要利益分配到位,设立好运行规则,资源的浪费就会更少。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规范,积极引导小区物业配合,督促企事业单位开放停车位,鼓励私家车位主广泛参与,提高现有车位利用率,盘活存量。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始于2007年,是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大数据监测系统。 秉承“用数据让所有决策都有依据”的使命,艾媒咨询聚焦新技术、新消费及新业态,通过“大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双引擎,以市场地位、消费洞察、商业趋势研究为核心,服务客户的整个成长周期。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中国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依托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
艾媒咨询通过深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输出有数据、有观点、有理论支撑的大数据研究成果,每年公开或定制发布新经济前沿报告超过2000份,覆盖了食品、饮品、餐饮、家电、家装、汽车、鞋服、医药、美妆、宠物、母婴、信创、数娱、金融等行业及国潮经济、跨境电商、夜间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业态。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榜单、分析师观点平均每天被超过100家全球主流媒体、1500家(个)自媒体与行业KOL引用,覆盖语言类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约二十种主流官方版本。
艾媒是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优秀重点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入库企业、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基于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 ,艾媒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宏观数据、商业趋势、市场进入、竞争情报、商情舆情、消费行为、销售数据及营销效果等多维度的线上、线下大数据监测与分析体系,累计成功为超过3800家政企机构提供常年大数据咨询服务。艾媒也是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