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共同议程
3月28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实体经济的突围”分论坛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 (白乐夫)提出,当下全球正在经历前沿科技转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着快速变化的挑战性局面。他指出,这些国家不仅需要应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还要考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这形成了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变革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尤其是需要在发展和环保之间找到平衡。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将增长模式从依赖投资和资源密集型,转变为以劳动生产力提升和创新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重要。”白乐夫强调。
在这个过程中,私营部门的参与十分关键。亚投行的目标是,到2030年,私营部门融资在亚投行批准融资中的占比达到50%。
“对于多边开发银行而言,我们需要更清楚地知道如何降低私营资本的成本,以及降低投资风险。要增加私营资金的参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当前我们正在努力争取一些慈善资金用于项目准备,同时也需要引入一些专项资金。”博鳌论坛年会期间,白乐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如是表述。
在采访中,白乐夫强调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并非对立关系。“我们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做的工作,实际上也是我们促进经济增长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建立更好的发展结构来适应新技术。”白乐夫表示。
2023年底,亚投行发布了年度旗舰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自然是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形式”。这一理念意味着要减轻人类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包括制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自然资产进行直接投资,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对自然的投资等。
谈及亚投行今年的重点工作时,白乐夫称,“我们正在把自然视为基础设施, 努力将气候和自然联系起来。同时今年我们将专注于引入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一种基于气候的政策贷款,帮助我们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保护环境。”
将私营部门融资占比提高到50%
《21世纪》:这些年来,私营部门对绿色投资的理解和参与发生了哪些变化?要如何进一步扩大他们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
白乐夫:我们的目标是让私营部门的融资占比达到50%,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必须落实。对于多边开发银行而言,我们需要更清楚地知道如何降低私营资本的成本,以及降低投资风险。
当我们与私营部门一起投资时,这会给到他们一些安全感,因为我们的加入可以降低他们的风险水平。同时,我们有共同的标准也可以促进私营部门的参与。
要增加私人资金的参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当前我们正在努力争取一些慈善资金用于项目准备,同时也需要引入一些专项资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将私营部门的融资占比提高到50%。
《21世纪》:围绕绿色经济的国际合作面临哪些阻碍?当前地缘政治复杂,这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白乐夫:的确,考虑到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的合作可能面临困难。话虽如此,我认为,当谈到多边开发银行之间的合作时,这实际上是我在多边机构工作十多年来最好的时候。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国需要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我们需要为此共同努力,一步一步地扩大合作。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
对于当下发生的变化,我们也需要保持谨慎,比如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全球价值链是如此重要,它可以推动生产力增长、为各国提供发展机会,同时也给不同实体提供了降低碳足迹的机会。我们不能失去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积极作用。
《21世纪》:亚投行在加强绿色经济的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白乐夫:亚投行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最大的联合融资伙伴,我们是非常积极的参与者,合作非常广泛。同时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促进当地货币的使用,对于我们的合作而言,这将是重要一步。
中国绿色转型非常积极
《21世纪》:你如何看待绿色转型的“中国经验”?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可能有哪些特点?
白乐夫:中国提出了重要的“30·60”双碳目标,这非常好。中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的挑战是要淘汰煤电,我认为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总体而言,我看到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非常积极。
《21世纪》: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主题是“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你认为亚洲经济体对绿色经济有哪些共识?
白乐夫:亚洲经济体面临一些共同挑战,比如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包括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对化石燃料的敞口都很大,这在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很常见。同时,亚洲经济体也需要开发碳市场,形成碳价格。这些国家也都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来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都是共同的挑战。
一个好消息是,现在亚投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有许多合作,一直在开展联合融资项目,尤其是在气候变化领域,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帮助亚洲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部分。
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共同议程
《21世纪》: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亚洲经济体如何平衡成本压力与发展进程?
白乐夫:我认为,经济增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权衡关系没有被很好地理解。我们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做的工作,实际上也是我们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建立更好的发展结构来适应新技术。
有些事情虽然有助于经济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接下来的气候影响会越来越大,包括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气候影响的例子。
如果不以可持续的未来作为目标,我们实现的增长也将不可持续。因此,我们真的不应该将经济增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视作对立。我认为两者之间有时候确实需要权衡,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两个共同的议程。
《21世纪》:接下来亚投行围绕绿色经济有哪些重点工作?
白乐夫:今年我们将专注于引入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一种基于气候的政策贷款,以帮助我们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同时,我们正在把自然视为基础设施, 努力将气候和自然联系起来。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正在编写一份新报告,将气候、自然和健康联系起来。我们在思考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当如何应对,比如如何进行水利投资等,降低对健康的影响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