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价格战再升温 “电比油低”真的来了吗?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5000亿元,同比增长16.2%,2025年有望达到231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 用数据说话

  2023年的激烈“内卷”将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卷”到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的高度,而今年烈火烹油般的价格战再次上演,剧情走向愈演愈烈。

  龙年春节过后,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半个月内密集发布9款主力车型。此外,已有超十个品牌闻风而动,摆起防御姿态,或增配减价发布新车,或对现款车型直接降价,或给出现金折扣,或赠送高额优惠及权益等加入战局。吉利汽车更是拿出20亿真金白银的补贴开打价格战;奇瑞集团推出“百亿补贴置换季”,覆盖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提供最高4万元的置换补贴……

  旧有价格战的终结意味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龙年开年以来,已有比亚迪、特斯拉、北京现代、上汽大众、哪吒、零跑、智己、飞凡、奇瑞、长安、吉利、小鹏、问界、埃安、启辰等十余家新能源和燃油车品牌跟进。

  “今年开年以来,市场情况不太友好,行业非常‘卷’,不仅有传统车企、新势力,还有科技公司加入价格战。”有车企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市场会前所未有地“卷”,所以今年一开始就要铆足劲去干,从一开始就准备好“弹药”。

  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过程,在建立市场新秩序过程中,新老厂商替代的竞争激烈,预计这一过程会持续几年的时间,直到新的格局形成。

  比价格战究竟几时休更值得思考的是,价格战的终点究竟是什么?新车价格倒挂,车企利润锐减断臂求生,其他选手面临囚徒困境,明知不可持续却不得不跟进。“踩踏式”价格战发展到最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将率先被淘汰出局,留在牌桌上的车企也将在被不断拉低的消费预期中艰难前行。

  定价一直是争份额的有效手段

  3月1日,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10.98~13.98万元,起售价较老款冠军版下调2万元。3月4日,比亚迪元PLUS荣耀版上市,共推出五款车型,售价11.98~14.78万元,较此前版本降低超过一万元。

  此前半个月内,比亚迪已完成秦PLUS、汉、唐、宋PLUS、海豹、海豚、驱逐舰05荣耀版车型的上市。

  以现有荣耀版车型价格推算,普遍比旧款冠军版便宜2万元左右,电池、底盘等硬件配置调整不大,增加了座椅按摩、智能上下电等舒适性配置。

  有造车新势力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亚迪的汉、唐还未到价格底线。这也意味着,依托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和庞大销量基盘,比亚迪的价格战仍将持续。

  3月3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G6全系车型限时降价2万元,入门款“580长续航Pro”从20.99万元跌至18.99万元。小鹏2月销量表现低迷,仅交付4000余辆,同比下滑24%,环比下滑45%。

  小鹏官降同日,广汽埃安AION Y PLUS星耀版作为新增入门版车型上市,售价9.98万元,较此前AION Y入门级车型下调2万元,也是AION Y首次将售价下探到10万元以下;3月5日,广汽埃安宣布AION S MAX星瀚版官降2.3万元至15.69万元,降价后星瀚版标价仅比入门版贵7000元。

  显然,2月销量大幅跌落的小鹏和埃安希望借助以价换量,在白热化竞争中抢夺市场份额。

  不过,销量暂时占据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未能高枕无忧,蝉联国产造车新势力品牌月销量第一的AITO问界也在跟进降价试图扩大规模。3月2日,鸿蒙智行宣布——问界新M7至高优惠4.2万元,问界M5至高优惠5.7万元,智界S7购车福利金额最高达5.5万元。

  鸿蒙智行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问界M5优惠力度最大,加上1.2万元内外饰选配金、1.5万元科技舒享包等最高优惠达到5.7万元。M5部分版本最快一两周就可以交付。”

  除了直接降价外,也有车企推出新的让利模式吸引消费者。如上汽大众推出首付1.99万元购ID.3的活动,消费者可享受3年期内月供1399元,以及3年至高6折的保值回购。

  “所谓的价格战从来都没有从市场竞争中消失过。定价一直以来都是车企获得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市场无形的大手在促进行业加速进化,备受热议的价格战只是诸多竞争手段中被提及更多的。”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淘汰赛加速

  尽管比亚迪、埃安等打出“电比油低”的口号,但“电比油低”更像是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获取市场份额而采用的营销策略,当下纯电动汽车的成本高于同级别燃油车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去年底撰文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成本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2022年情况来看,纯电动乘用车购置成本仍较同级别燃油车高约20%~30%,尚未形成替代优势。

  事实上,合资品牌电动车的价格早已低于同级燃油车,比如宝马iX3优惠后入门价不到24万元,其同级别油车宝马X3优惠后起售价为34万元,比前者贵了超1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汽车品牌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比亚迪的降价可能会导致部分车型的优惠力度进一步调整,市场压力太大。”但也有销售人员表示“没有很担心”。

  “近一年来经典款轩逸的落地价约在8万元,和新推出的秦PLUS相差无几,一般轩逸的价格波动在几千元,对销量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东风日产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最新一期的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调研显示,价格战虽然从整体上给中国车市带来了刺激作用,但幅度极为轻微。大部分受访者都不认为价格战对自己的购车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也可能刺激所谓的“等等党”,可能与车企展开价格战的初衷背道而驰。

  价格战的本质是合理牺牲利润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降价一向是销售中最为有力的营销手段,也是底牌。低价杀一切,靠价格开路的举措永远纯粹且高效——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秦PLUS荣耀版上市首周订单超过2.3万辆,超过部分同级别合资车型1月销量。

  车企“内卷式”降价背后,离不开电池成本的下行,原材料的大幅降价直接拉低了整车的生产成本。相比高峰期的碳酸锂价格暴涨到近60万元/吨,目前已跌至10万元以下。不过目前碳酸锂价格接近底部,电池降本的空间不大。对于追求规模效应的汽车行业而言,卖得越多,单车摊销成本越低,规模优势也有利于车企在和供应商议价的过程中更具优势。

  “汽车‘卷’的模式2024年还会继续。”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理想的状况来看,大概5到10家主机厂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卷”将持续下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歌猛进,但赔本赚吆喝是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真实生存状态,“价格战”下行业利润遭到重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081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其累计实现营业利润2263.7亿元,同比下降26.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92.7亿元,同比下降25.9%。

  有汽车业内人士认为,没有适当的单车利润无法保证企业良性发展,通过牺牲利润、甚至用达不到直采价格的销售价格去竞争,是对行业生态的破坏。

  残酷的汽车价格战正在加速淘汰在场玩家。人去楼空关店停产的威马汽车、欠薪的爱驰汽车、被冻结资产的天际汽车等倒在了决赛前夜,奇点汽车、雷丁汽车进入破产程序,销量欠佳、融资不畅、拖欠货款、宣布停工的高合汽车正在缓慢死亡。

  “我们始终相信市场机制对于定价以及竞争格局的重塑作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加速进化阶段的竞争烈度必然加速,进而使那些具备更强能力的车企脱颖而出。”管鸣宇表示。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5000亿元,同比增长16.2%,2025年有望达到231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