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年治疗费用18万,阿尔茨海默病诊治困局如何破?
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下,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
作为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阿尔茨海默病难以通过药物手段进行长效控制,是药物研发的“黑洞”。常年来,我国临床医学界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局。不过在近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进展不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卫材中国递交的阿尔茨海默病1类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打响了国内“对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一枪。此外,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新成果提供了阿尔茨海默病40Hz刺激疗法的新机制;再鼎医药引进针对阿兹海默病的小分子新药获批临床……
据卫材公布的信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上市后预计定价2508元,即一个60公斤体重的患者月均治疗费用约1.5万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这款药物预计2024年7月份在国内上市。
虽然国内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创新药,但是一年18万的费用对普通家庭患者来说仍可望不可及。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直言:当前,对于患者负担较重的创新药急需加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协同,建立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推动将更多优质的创新药械纳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引导生物医药企业良好的发展预期。
把握干预AD“黄金窗口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会导致患者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社会与生活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正常生活。在所有的痴呆症中,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常见,达到60%-80%的发病率,是人类社会健康福祉的一大危害。
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不仅是患者自身的生理痛苦,更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和巨大负担。有些患者失去了绝大多数的知识和记忆,连自己的子女也不记得,数十年来的生活点滴全部清零;有些患者因为敏感脆弱的性格,产生了被害妄想症,时刻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恐惧;有些患者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定向障碍,无法认知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些现实困境带来的是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劳动压力和情感压力。
根据国内2018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的重新评估》显示,2015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的花费达13万元,其中超过67%用于非直接医疗费用,只能自行承担,造成患者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据《2019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38.21%的患者部分依赖他人照顾,36.48%的患者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其中,子女是最常见的照护者,74.39%的照护者不堪劳动压力的重负,渴望从目前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现实生活的重重困难设下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真实困局,制约着患者的生存、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是连续疾病谱,早在患者发病之前的15-20年,便已开始发生器质性病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轻度发展到重度平均需要8-10年,而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轻度痴呆,一般需要2-6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便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黄金窗口期”,如若得到及时干预,则可较大程度延缓疾病进展,最大限度留存患者认知功能。也因此,早筛、早诊、早治成为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共识,被誉为关口前移的“三驾马车”。
即使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如此长的发展历程,但我国大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极为片面,重视程度低、行动力弱、污名化现象严重,导致患者在早期选择隐瞒病情,或者家属认为没必要治疗,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轻度痴呆患者和重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仅为14%和34%,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错过了早期干预期,知晓率低、就诊率低、诊断率低的特殊困境设下了患者突围的重重困难,也警示我们阿尔茨海默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常务委员、主任医师李霞表示,要尽早察觉老人在记忆、情绪、能力上的细微变化,趁早检测、诊断、治疗,不要等到老人出现严重的痴呆症状之后再来就诊。早诊早治是在和有生活质量的寿命在赛跑,而这场竞赛,我们必须取得胜利。
“国家在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的防治上进行了诸多工作,最后也发现一部分人看起来是抑郁,其实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最终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基于此,我们也希望加强对该疾病的早期筛查、加强诊断,让更多患者能够及时用药。”李霞说。
打响“对因治疗”第一枪
除了尽早诊断,注重环境干预外,庞大的患者群体也带来了巨大的用药市场需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药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我国临床医学界长期面临“精准诊疗手段稀缺、临床缺医少药”的难题。数十年来,阿尔茨海默病被认为是“不死的癌症”,无药可医、无药可治。截至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认知症状治疗和控制精神行为症状治疗。国内已上市用于改善认知症状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 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银杏叶提取物片及2019年获批的新药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GV-971)。
此外,精神行为症状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5-羟色胺类药。其中,多奈哌齐、利斯的明、石杉碱甲、银杏叶提取物片、盐酸美金刚已纳入医保范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6月7日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源性MCI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Aβ靶向单抗Aducanumab。
在临床药物试验及非药物试验方面,近年来抗AB、靶向Tau蛋白、神经保护疗法、抗氧化、抗炎、金属离子螯合治疗、降糖药物、降脂药物、雌激素和中医药治疗等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认知干预、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等。
2024年1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卫材中国递交的阿尔茨海默病1类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批准仑卡奈单抗上市的国家,打响了国内“对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一枪。
卫材中国神经科学领域事业本部总经理周洋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聚集成团或斑块,诱发一系列生化反应生成原纤维,损害神经元功能。仑卡奈单抗能够阻断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过程,让患者在当前阶段尽可能久地停留,维持健康状态、延缓疾病进展,从根源上降低疾病风险、延缓疾病恶化。该药物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是20年来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对因治疗”药物,也是针对“黄金窗口期”对症下药的不二选择。
全球1800例患者入组三期临床研究于2022年正式发表,证实了新药研发的有效性、可信性和安全性。根据三期临床研究结果,用药18个月以后,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能够下降70%,整体认知功能延缓约27%,甚至有60%的低Tau表达患者能够逆转疾病进程,实现令人震惊的临床效果。
“这个疾病在中国市场上40年无新药,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都延缓了学科的发展。为什么原来不去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不是医生没有能力,而是诊断下来以后,方案没有。药物的研发,这种划时代药物的出现,肯定会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会推动整个阿尔茨海默病或者推动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这个学科的发展。同样我们在这个疾病上推动了所有的跟这个疾病相关的检测公司的技术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的发展。”周洋说。
亟待推动药物可及
相对于新获批的创新药物,可及性的问题也随后成为一大痛点,这也使得保险产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及时覆盖新药,造成研发与应用的断层。
目前,市场缺少针对老年人的风险特征和健康需求定制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保险专属不强、范围不广、供给不足,成为市场痛点。仑卡奈单抗的研发点燃了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的希望,而药物可及则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到实处、惠及民众的题中之义。
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医保基本原则是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近年来,在顶层政策的推动下,更多确有需求的创新药品被及时纳入基本医保报销目录。但是,创新药品高昂的价格对医保基金的持续稳定运行形成较大挑战,大量高额创新药品的纳入也会增加医保基金压力。因此很多新药、新材料可能因其价格,难以快速纳入保障范围。
“很多新药、新材料可能因其价格,难以快速纳入保障范围。民众对有效的新药品的需求与目前保障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药品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或许远不止‘一公里’。要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仅仅依靠国家基本医保来承担这些大额甚至巨额的药品费用是远远不够的,仍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分担。”该分析师说。
为了解决药物可及性难题,近日,镁信健康宣布联合卫材中国等多方共同推出计划,围绕“早筛早诊早治疗”方针设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案,构建打通阿尔茨海默病早筛、医、药、险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
镁信健康总裁王润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计划主要着力点在于链接未来AD用药或者患者就医路径。“卫材的仑卡奈单抗注射液刚刚获批,短期内不会遍布到所有医院,更多的还是会在中国医疗资源较好的城市医院配好,这也使得很多患者无法获知就医路径。此次合作后镁信会参与打通该就医路径,未来,我们将连接更多商业健康险、医疗服务提供方等多个主体,融合产业资源,提升该药的可及性。”
“以Cart-T为例,这是近两三年保险才覆盖进去。我们将与保司携手,让更多商业健康险覆盖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并将疾病的早筛、诊疗、用药等全流程服务,融入中高端医疗险,甚至是百万医疗险中,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用上更好的药。”王润东表示。
“仑卡奈单抗预计在今年7月正式开始商业化,前期会因为产能有限而不能纳入医保计划,但长远来看将尽快纳入医疗报销体系,实现新药研发的惠民普及。”周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AD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人群,在获批后一两年内,我们没有进入医保这个计划,主要也是由于产能有限,一旦进入医保,会进一步推动该药物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