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智能电动汽车:“小机构”的生存之道
“今天市场上还活跃的机构数量不超过1000家。活跃,是指还在做事情的。”谈到人民币PE/VC市场出清,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文超给出这样一个判断。
今年底的系列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不同背景的PE/VC机构,听行业一线人士谈市场变局中的应对之道。
对于从业者们来说,市场调整还在持续。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公开表示,“现在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调整期,会调整多久?我们还不得而知。”
记者在近期采访中了解到,市场调整表现在几方面:GP头部化集中持续、国资加码直接投资、CVC机构强势崛起;PE/VC整体活跃度降低,资金加速向科创领域聚集。
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下滑趋势,头部GP份额持续提升,意味着“小机构”们生存空间的进一步压缩。这样的大环境下,PE/VC基金管理人们走向十字路口,行业出现诸多差异化发展策略。
“All in”智能电动汽车
和高资本成立之初,正值本土PE/VC市场蓬勃发展期,创投市场基金募集数量和规模在2016年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寻找未来在哪里。”黄文超曾担任戈壁创投华南合伙人及中比基金副总裁,和高资本先以综合基金的打法零星出手,后投身新能源汽车2.0的时代浪潮,“这是空间最大、机会最多,最适合我们团队的赛道。”
打造垂直赛道投资机构,这是和高资本第一次差异化路径选择。
“All in”智能电动汽车后,和高资本投资团队开始深度的研究和广泛的项目搜索,展开在重点环节的投资布局。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团队的投资图谱逐渐趋于立体,加之产业生态的形成,和高资本成为被投项目眼中的“产业型的财务投资人”——从产业角度挖掘项目,作为财务投资人出手投资。
截至当前,黄文超与基金另一位创始合伙人何宇华参与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超过20个,代表性的投资案例包括西井科技、魔视智能、清陶发展、纵贯线科技、普强时代、安易行科技、芯必达微电子、智充科技、格陆博科技、觉非科技等。
从项目选择上看,和高资本被投企业创始团队几乎清一色是经历过量产的团队。这些创业者的年龄多集中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他们不仅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源,还有面对风浪时的耐心与韧性。
“我们不仅是一位股东,更是创始人的朋友和战友。”这也是和高资本作为垂直赛道投资机构与综合性大型VC机构在投后管理的差异性之一, 和高主要关注天使到A轮项目,并投入足够时间和资源陪伴企业成长。
“他们能与我分享喜悦,也坦言烦恼与挫折。他们敢于向我们坦露心声,遇到‘想撞墙’的时候,可以没有顾虑地找我们喝酒。”黄文超这样形容自己和创始人们的关系。
与被投企业创始团队深度互动与积极赋能,前提是项目投资数量在一定范围之内。截至当前,和高资本仍在基金管理规模和出手速度上保持克制,做精品的项目,成为精品的机构。
“小机构”的出路
和高资本要做被投项目眼中的“产业型的财务投资人”,智能汽车是他们的首发投资领域,团队用了近五年完成汽车数字化产业链的生态布局。
在这支团队眼中,过去的五年伴随有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和中国制造业区域产业变迁,这些共同绘就了一张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投资机会图谱。
“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坚持下去。在这个时代,我可以用五年时间成为一匹小黑马,但很难用十年时间成为一匹大白马。”黄文超所说的“白马”与“黑马”,是PE/VC行业对老牌投资机构和新锐基金管理人的惯用表述,过去数年杀出重围的黑马基金多有行业专注属性。
作为一家历史不长的小型机构,和高认为专注和聚焦是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活跃度,培养出自身独特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行业选择上,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作为一个长期投资主题,具有赛道长、宽、深的特点,容纳了众多技术环节的创新机会,适合小型机构深挖做透,而足够的专业度也是投资机构获得市场辨识度的重要前提。
产业深耕策略的受益者,黄文超相信,“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这些上升期行业中,垂直赛道投资机构的活跃度在短期内不会下降。”
“目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投资逻辑是渗透率、国产化和出海,产业链会在将来某个时点进入整体市场成长速度放缓、各环节行业格局逐步确定的稳定发展阶段。”他透露,在日常投资之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团队未来的第二投资曲线。但无论这个曲线代表什么样的产业方向,唯一不变的是保持专业与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