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加剧、加速出海 光伏大佬们谈如何应对产业挑战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移动储能运行大数据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

移动储能概念兴起于国外,并且已经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注重户外活动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得到应用。伴随着极端天气的出现,海外国家和地区限电严重,移动储能设备的需求市场进一步扩大。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移动储能运行大数据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全球及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宏观大数据 全球及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宏观大数据 能源经济法国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与细分产业市场数据 法国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与细分产业市场数据 音频芬兰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芬兰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音频 用数据说话

在刚刚落幕的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上,国内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及业内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国内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产能是否进入过剩状态、光伏企业如何应对海外贸易摩擦等问题备受业内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本次光伏产业大会的讨论话题亦围绕了前述的热点。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继续强劲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内部竞争愈发激烈,叠加同质化竞争加剧,持续健康发展受到挑战;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化,影响供应链的全球市场化发展;‘光伏+’应用领域快速增长,政策机制亟待完善等挑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面对这些挑战,要树立长远眼光,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积极谋划未来;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积极走出去,重视国际化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则指出,目前,光伏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内投资过快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技术迭代导致折旧损失压力,各光伏龙头企业更应该引领行业携手向前,共同应对挑战。为此,高纪凡建议行业内应该努力做好三件事情,“一是进一步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二是四链融合建立光伏产业新生态;三是支持龙头光伏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打造世界一流的光伏企业。”

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看来,关于光伏未来的发展,降本增效是永恒的主题,科技创新是光伏度电成本下降的核心驱动力。“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研发出更高效、更环保、更低成本的光伏产品,需要构建出更稳定、更可靠、更智能的光伏电力系统,需要探索出更公平、更公正、更可持续的光伏市场机制。”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则认为,“对于光伏行业及行业参与者而言,如果没有适度的理性,甚至无序参与行业竞争,大家不配说用光伏去改变世界。”

产能过剩不会长期存在

谈及产能过剩,刘汉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属于市场的事情,尽可能交给市场来解决。”

“未来长达30年的能源转型的庞大需求,会比今天大家想象的空间要大得多。同样,这要求光伏产业要比现在还要大得多的产业规模,才能够支撑、支持全人类能源的转型。”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体来看,未来潜力、增长空间巨大的一个产业,即使过剩,几乎都会在短时间或者稍微长一点的时间里,重新取得新的平衡。

“世界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光伏产业经历过从供给短缺到过剩。在产业链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它会进一步刺激行业需求并同时淘汰一部分行业中较弱的竞争者。“我认为大概三年之后,光伏产业会进入到无法跟上增长和需求的状态。”

“不少公司或许在目前的低价竞争中会感受到经营的压力,因此,行业整合会出现。”马丁·格林指出,光伏行业的强大参与者会有足够的实力在短期的产能过剩状态中生存下来,并迎接下一轮供应短缺的周期。

“在发展中去解决问题,平衡供需矛盾,才是最好、最有效的。”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目前行业内出现的产能过剩加剧现象,工信部在11月13日召开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详细了解光伏行业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研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发展势头依然积极

不过,虽然当前光伏产业面临着不少挑战,但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头依然积极。

在本次大会期间,成都、乐山、眉山、双流、保山、泰州、盐城、金堂等地的重大合作项目先后签约落地,签约总金额累计已超过50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全产业链。

此外,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还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面向2024年,双方规划在光伏组件、硅料及电池片、产业链合资合作方面进一步展开深度合作。早在2020年11月,双方曾宣布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投资规模达百亿元,涉及高纯晶硅、拉棒、切片以及电池项目。

事实上,作为今年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

近两年来,光伏企业正在掀起新一轮出海的浪潮。在美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相继宣布建厂或扩产,投资总金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在中东,TCL中环、协鑫科技也先后官宣了建厂计划。

“整体来讲,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到目前来看,主要依靠中国制造。中国的光伏制造,在不同环节占到全世界份额的80%至95%。”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大家以适当的节奏、适当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上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大家一起就地生产、就近使用,从全球来看是更好的生态。这也能够使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产业真正参与全球更加均衡的能源转型过程,所以,我们是积极、乐观、正面地去评价这样一个过程。”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移动储能运行大数据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

移动储能概念兴起于国外,并且已经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注重户外活动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得到应用。伴随着极端天气的出现,海外国家和地区限电严重,移动储能设备的需求市场进一步扩大。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移动储能运行大数据与产业趋势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全球及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宏观大数据 全球及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宏观大数据 能源经济法国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与细分产业市场数据 法国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与细分产业市场数据 音频芬兰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芬兰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音频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