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题炒作还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AI眼镜”概念从大涨到回调
AI眼镜板块在持续一周的上涨后开始回调。
8月19日,星星科技、华灿光电、亚世光电、博士眼镜、五方光电等此前连日大涨的公司,股价纷纷大幅下跌。尽管行情短暂回调,但市场对AI眼镜的关注度丝毫没有减弱。多家机构认为,AI眼镜正处于爆发前夜。
“智能眼镜具备较强的便携性和用户基础;能够充分感知用户的‘视觉’和‘听觉’,具备较强交互性;此外智能眼镜与高端眼镜品牌的合作也赋予其额外的社交属性的性价比体验,有望成为下一代AI最佳落地终端之一。”华创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耿琛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关AI眼镜的体验分享不少,尤其是Meta与雷朋联合打造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大热。相比于VR眼镜上万的价格,AI眼镜价格更为亲民,且携带方便,得到多位博主的推荐。
AI眼镜能否代替VR眼镜成为消费电子产业新一代爆款?其商业前景如何,这波热潮能走多远?
AI眼镜热潮涌动
在AI眼镜之前,VR眼镜的热度已经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Meta Quest、PICO、Vision Pro等陆续发布,每每引起资本市场的骚动。其中,Vision Pro最被寄予厚望,但其发布后并未真正走进普通大众消费市场,其高昂的价格和佩戴不舒适等问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此番新诞生的概念“AI眼镜”,解决了上述问题,即重点不在沉浸、成像和交互,而是侧重于AI技术的应用和集成。“(AI眼镜)在保持眼镜轻便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以Ray-Ban Meta智能眼镜为例,其起售价格为299美元,外观与常规雷朋太阳镜相似。AI使用体验方面,眼镜上集成了Meta AI,只需要说“Hey Meta”即可与Meta AI进行互动,用户可以通过眼镜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等。
据机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有报道称,Meta预计于2024年9月推出新款AR眼镜。
来自苹果方面的最新消息,也助推智能眼镜概念进一步走热。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最近称,苹果专注于AR技术的Vision团队,正在持续试验开发多款产品,包括:一款计划明年推出的“平价版Vision Pro”,以及一款类似Ray Ban Meta的智能眼镜。
就国内来看,多家厂商也在加速推出智能眼镜系列产品,但目前还未有爆款出现。例如,今年5月,华为发布了搭载HarmonyOS 4操作系统的华为智能眼镜2方框太阳眼镜,接入华为盘古AI大模型;8月,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环AI音频眼镜。此外,雷鸟、影目科技、魅族等厂商有望在2024年发布智能眼镜产品。
“AI眼镜在低成本的基础上,通过AI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划时代的高效率,满足了市场对于智能穿戴设备便捷性、实用性的需求。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眼镜所需的核心技术逐渐成熟,为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应用场景上,AI眼镜不仅适用于视力矫正人群,还可能成为时尚增量产品,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此外,在教育、医疗、办公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王鹏说。
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智能眼镜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具体而言,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达394.73亿元,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规模也已超过数十亿元。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预测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6%。
产业链热切回应
随着“AI眼镜”热度的持续攀升,投资者涌向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询问布局,多家公司就自身是否涉及AI眼镜相关业务进行了公开回应。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此前录得“五连板”的博士眼镜。公司是专业眼镜零售连锁经营企业,与智能眼镜品牌雷鸟创新、ROKID、魅族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近期。其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提供智能眼镜镜片的验配服务,暂未涉及智能眼镜的研发。公司智能眼镜镜片验配服务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占比极小,短期内对公司经营活动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智能眼镜的构件中,与AI功能相关的配件是关键,因此芯片、光学供应商受到关注,如联合光电、佰维存储等。
联合光电称,积累了光波导、菲涅尔透镜、pancake等AR/VR相关硬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具备智能眼镜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目前已有少量产品供货,但该产品目前业务量较小,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佰维存储则公开承认为智能眼镜Ray-Ban Meta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其称,Ray-BanMeta智能眼镜系列搭载高通第一代骁龙AR1平台,该平台专门针对散热限制在功耗方面进行独特设计优化,以打造轻量化的智能眼镜。公司研发封测一体化的布局,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低功耗、快响应等方面进行固件算法优化设计的同时,通过先进封测工艺能力,助力产品的轻薄小巧。
佰维存储证券部人士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产品已应用于Meta、Google、小天才等企业的智能手表和VR眼镜上。“在AI和智能眼镜领域,我们确实观察到这类可穿戴设备在不断地发展和迭代。对于智能穿戴设备而言,其内部的存储技术也需要持续更新以适应需求。由于穿戴设备通常体积较小,且电池续航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它们对存储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小尺寸、低功耗以及高性能。”
也有AI眼镜厂商被询问产品销售情况。品茗科技于2022年推出“小茗AI智能眼镜”,在互动平台上,公司回复称,该产品通过AR眼镜与AI算法结合,主要解决现场智能巡检及项企远程管理的需求,包含AI违规识别、规范查询、拍照录像、远程指导等模块,可应用在施工现场安全实名管理、企业远程观摩、专家线上指导等场景。
公司对记者表示,“从整体销售情况来看,虽然这款产品已经推出了两年左右,但它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还是相对较少的。”公司此前提到,该产品目前尚处于前期推广和验证阶段。
不难发现,在目前A股产业链公司中,AI眼镜还没有形成贡献较大的业务。
中信证券研报就指出,“短期投资上,由于AI智能眼镜出货量仅百万级别,对应国产供应商业绩弹性较低,所以更偏向主题投资。”不过,长远来看,其认为,AI智能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在低成本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划时代高效率,是当前产业公认的AI最具性价比硬件落地方案,潜在空间巨大,2024年是AI智能眼镜领域的拐点时刻。
华鑫证券研报也认为,2024年迎AI眼镜发展年。企业端,中外企业积极加码,Meta、Apple、微软、Rokid、华为、字节跳动、小米、XREAL、雷鸟创新等产品端已初见成效;从应用端看,MR偏向2B2C,AI眼镜偏向2C,两者在应用场景上有望相互补充。AI眼镜助推消费电子板块后,传媒应用有望接力,可关注体育赛事、文化科普或娱乐。
从产业链投资来看,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来看,其普遍认为,核心环节包括光学与显示单元、计算单元、存储、电池、传感器、组装等。作为人工智能在端侧落地的产品,与AI相关的机会在算力侧的产业链,包括AI芯片、光模块、PCB等。
虽然市场欢呼声一片,业内对AI眼镜的商业化落地也有不同的声音。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AI眼镜最多算实验室内的概念性产品。“就技术而言,目前的AI眼镜在电池寿命、摄像头效果、语音识别精度等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例如,电池续航能力可能限制使用时间;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可能不够理想;语音识别精度低可能影响使用体验。”
他续称,“即便解决了技术问题,也解决不了安全隐患。例如可能会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在行走、过马路或开车时使用某些功能,导致难以集中精力注意周围环境,引发交通安全问题。此外,有研究称长时间佩戴部分AI眼镜可能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