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时间|启明创投周志峰:生成式AI仍处早期阶段,应用爆发有望显著提前
“我们以前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垂直领域进行布局,现在将其看为一项跨领域的赋能技术,是将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的‘基础能力’。”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说,团队今年扩充了AI投资团队,正加大在生成式AI应用等领域的布局。
周志峰表态“加码”AI投资的同时,也提醒行业要需要一点耐心。本月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启明创投·创业与投资论坛——超级模型、超级应用、超级机遇”期间,周志峰围绕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商业机会等做出2024生成式AI十大展望。在他看来,相较于互联网浪潮中应用的落地时间点,在当前的AI浪潮中,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将会显著提前。
加码AI投资背后
去年同期,周志峰曾代表启明创投发布《生成式AI报告》,现场解读了三层架构的生成式AI产业脉络图。
“未来几年生成式AI依然会是启明创投科技投资最关注的核心领域。”时隔一年,启明创投团队依然沿着前述产业脉络进行投资,并在今年尤其加强在对生成式AI应用领域的布局。周志峰透露,“最近增加了AI投资团队配置,会放更多精力布局人工智能。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启明创投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两大特点是投资较早和布局丰富。一方面,这支团队从2013年开始系统性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截至当前投出了超50家强人工智能企业。另一方面,从AI 1.0到AI 2.0,启明创投团队在AI领域的被投项目中,已有近20家在二级市场上市或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成长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者。
周志峰将人工智能与微处理器、互联网并称为过去五十年以来全球科技发展史上最大的三个浪潮。微处理器、互联网、人工智能作为三大科技浪潮的代表技术,各自的意义在于:微处理器把计算的边际成本降为零,互联网将信息和产品分发的边际成本降为零,人工智能将把数字化内容创作的编辑成本降为零。
关注七类生成式AI应用
过往各次重大科技变革和范式转移发生时,中国都孕育出了划时代的伟大企业。这一观察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验证,也将在已启幕的生成式AI时代再现。
从技术角度看,根据斯坦福大学年度AI Index报告统计,中国在AI领域的专利数占全球的61.1%,远超其他国家。从人才角度讲,鲍尔森基金会的Marco Polo智库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学者的占比是47%,是人才最丰富的区域。
“中国在应用方面也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周志峰表示,这些一并构成了中国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良好基础,也是启明创投坚信能够投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级应用的信心所在。
进一步分析生成式AI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目前生成式AI在三个“C领域”——Copilot(生产力工具)、Creativity(创意)、Companionship(陪伴)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呈现出类似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轨迹,正在经历从用来提高效率(Save Time)的应用向旨在获得愉悦(Kill Time)的应用的转变。
针对生成式AI应用落地面临的问题,周志峰做出三点分析:第一,降低生成式AI实现普及所需的模型使用成本;第二,提升大模型的效果;第三,增强生成式AI应用的用户留存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增加投资团队人员配置的同时,启明创投正在加强对包括垂直行业AI、企业AI、 AI交互平台、AI内容平台、AI工具、AI游戏和AI硬件等在内的七类生成式AI应用的关注。
“因为生成式AI应用企业从0到1的成长时间比其他领域更长,(创始人)需要同时克服TPF(记者注:“技术-产品契合度”)和PMF(记者注:“产品-市场契合度”)两大挑战。”周志峰建议,生成式AI应用企业创始团队需要有更大的耐心和决心,去理解技术的边际、理解原生AI产品的新特点和新分发机制、理解创新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