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入选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车路云企业存量超2万家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深圳入选。
根据通知,各试点城市要及时完善试点工作方案,正式报工信部等五部门备案,并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建设任务,建立完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资金等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试点城市名单。图源:工信部网站)
所谓“车路云一体化”,本质上是“智能的车”+“智慧的路”,旨在通过融合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真正实现安全、高效、节能及舒适的智能驾驶。
今年以来,北京、武汉、重庆等地相继开启“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与规划工作。受政策利好影响,“车路云一体化”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22.9万家车路云相关企业,今年1-5月累计注册2.95万家车路云相关企业。城市分布上,深圳相关企业存量断层第一,达2.12万家。
长期以来,自动驾驶存在“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两大路线之争。
前者更偏市场化行为,由企业掌握主导权,近年来发展较快;后者可兼容单车智能,克服行业技术瓶颈,但需由政府主导,加之道路智慧化改造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发展相对迟缓。
梳理目前在深圳开展自动驾驶试点运营的企业,多数偏向“单车智能”路线。
例如,元戎启行CEO周光近日透露,今年量产车将达万辆级别,部分将完全摆脱高精度地图,路口通行成功率近98%;小马智行副总裁黄俊也曾公开表示,走“单车智能”模式是为产品的快速迭代,路端建设“牵一发动全身”,耗时较久。
车路协同方面,深圳早在2021年12月就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简称“双智”)第二批试点城市。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朱家松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深圳路侧传感设备的覆盖度已经很高,包括摄像头、感应线圈、地磁、雷达等。不过,这些传感设备主要面向道路断面,只能感知到局部断面或小范围路段的车辆交通情况,无法实现车道级定位精度的单车信息提取和轨迹跟踪,尚无法满足细粒度、高精度的自动驾驶调度指挥需求。
此番入选国家应用试点,相当于为深圳按下车路协同的“加速键”。
名单发布当日,“深圳工信”公众号发文表示,深圳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车载终端装配率提升、城市级平台建设、规模化示范应用、高精地图安全应用、标准测试体系完善、跨域身份互认体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探索等方面工作,促进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达763亿元,同比增长38.2%,增速居“20+8”产业集群首位。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