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丨外贸淡季遇上海运价格飙升,东莞企业如何降成本闯关?
今年4月以来,海运价格在传统淡季迎来逆势上涨。
“海运价格一直在涨,目前到巴西的运费已经涨至去年同期6倍,欧美也有2倍以上的增长,对企业的利润挤压很明显。”王伟凡是广东宝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伴随着这几个月海运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已经开始大幅节省生产成本来应对,但订单和利润还是会有一些损失。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东莞几家货代公司后发现,这一轮海运价格出现不寻常涨价的源头,来自红海绕行导致的运力短缺。而后,美线补库存行为和一些提前出货因素则为货量提供了支撑,形成涨价主要因素。此外,海外个别港口出现集装箱紧缺、船司减少航次等因素,也成为海运上涨的推手。
诸多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值外贸淡季,海运费上涨对企业而言无疑造成了影响,但企业对本轮涨价原因并不确定,也很难预测何时才会回落,只能降低成本,持续观望。
而据航运平台Freightos估计,跨太平洋需求预计将在8月份达到峰值,运费可能会继续攀升。
运费上涨造成产业链波动
步入7月,海运价格依然保持暴涨姿态。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公司接连发布最新征收旺季附加费和涨价通知,已有船公司发布7月1日起的运价调整通知,继续传递了航运市场的紧张情绪。
海运运力紧张、集装箱短缺以及部分航线“一舱难求”等种种情况叠加,使得业内人士纷纷预测,海运价格短期内仍将处于高位。
当前,全球涨幅最高的航线分别是波红航线、东南亚航线、美东航线、地中海航线、美西航线,分别涨9%、7.4%、6.1%、5.4%、5.3%。
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天正在赶制海外一家大卖场的货,企业负责人杨敬辉介绍,海新智能的海外订单主要是欧美大卖场,订单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恢复,今年势头不断向上爬。
“客户今年想让我们多开发新品类、新产品,所以一直在赶货。但是当前海运价格对我们而言非常不友好。”杨敬辉说。
杨敬辉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去年低位时,企业到美西航线正常一个货柜大约2000美元,但今年已经攀升到4000美元以上,而且还在涨,“基本是翻了一番。”
这对海新智能这类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杨敬辉认为,运输成本高企下,市场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如果也同时涨价,外贸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可言。
得益于成本优势,目前海运在全球贸易运输中占比超90%,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自新冠疫情以来,国际海运费水涨船高,“一柜难求”曾长期是全球外贸痛点之一。随着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恢复,一度高企的海运运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回落,到去年年底已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
但今年4月以来,伴随全球贸易的火热形势,海运市场开启“涨价潮”,部分船司供应紧俏,再度出现“一舱难求”。
多位外贸人士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今年年初以来,红海事件导致途经红海到欧洲的航线绕道好望角,费用大幅涨价。此外,补库存的需求上升也是海运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以海新智能为代表的外贸企业正在赶货,同时不乏诸多新能源企业赶在欧美调整关税前完成备货,导致企业都在挤海运通道,涨价成必然。
当前正值外贸淡季,海运费是否会持续一路看涨,进而回到去年行情,对下半年外贸旺季产生影响?
东莞启航联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蓝新海已经观察了几个月的海运市场变化。他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到2022年年底,各主要港口集装箱大部分处于停滞状态,货柜并不紧缺。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5月份。“4月底到5月初,好像海运价格突然间开始暴增,很多企业一时间难以应对,有些工厂货少的话,运费都付不起。有的企业因为订单已经提前下好,突然间猛涨,对企业影响非常大。”蓝新海认为。
蓝新海进一步分析,当前海运市场取决于红海局势,更取决于欧美主要经济体进口商对全球经济的预判,以及其“补库存”的程度和时间。“暂时还不确定何时恢复,或许会持续很长时间。”
转方式与降成本
海运价格的突然上涨,对东莞外贸企业的影响不光在利润上,更多体现在订不到船和舱,甚至扰乱了企业下半年的生产计划。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企业原本只需要提前三四天订舱位即可,现在要提前十几天,这对企业生产排期造成影响。”蓝新海说。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国内行业头部企业选择提前在海外囤货。如一季度许多电子、电池行业头部企业都提前布局,集中将产品运到海外。但中小外贸企业则在这轮涨价高潮中陷入困境。“成本很难估算,也看不到降价趋势,成本推高后,很多订单要亏本。”王伟凡说。
为应对海运涨价,杨敬辉选择降低订单利润预期。“只有硬着头皮挺过这段时期,全球市场调整,外贸企业亏着钱也要干,只能硬干。”同时,海新智能也和客户谈价格,但杨敬辉似乎对此并不期待,他认为目前稳住客户订单更为重要。
这段时间,王伟凡正带着员工一起节省各项开支成本,加强预算。“运费上涨这个问题企业控制不了。对我们来说,现在订单出不去,只能跟客户协商,以一次性发货的形式来降低运费成本。要应对这种不好的局面,企业也没有很多很好的策略。”
按照以往模式,外贸企业要应对海运价格上涨,无非提高商品价格,将价格成本转移到下游消费者,以及降低产品利润空间,赢得更多海外市场销售者。而在当下,外贸企业或许只能选择后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货代公司也建议客户走空运和中欧班列,或者采用高柜方式、转变航运交易形式缓解短期压力。
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价格优势。宝通精密的货物目前是以CIF(自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保险费等由卖方支付)为主,近期也有同行建议王伟凡改走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也被称为“离岸价”)。“海运费客户出,他要核算他那里的利润情况,他觉得那边我们的价格没优势,就没必要从中国采购,等于我们会丢失订单。另外相较空运而言,海运仍然是目前最便宜的货物运输形式。”王伟凡表示。
更大的问题是,中小外贸企业看不到下半年海运价格回稳,无法选择拓展订单还是节约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的延迟和不确定性。
一些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部分附加值较低的货物,本身每箱货值仅有1、2万美元,难以承担接近万的海运费用,就只能选择先不发货。而诸如海新智能这类高附加值企业,势必要以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发展前提。
杨敬辉表示,尽管当下海运成本上涨对小客户订单影响明显,但实际上大客户早晚会反映出来,那时候才更考验企业。
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北美南美的海运价格可能还会涨价,促使众多中小外贸企业集中提前囤货到北美南美市场,势必又出现抢舱位导致进一步拉高海运价格。
但上述人士也表示,今年全球海运价格持续攀升不仅仅是短期波动,而是一个长期趋势。多重因素交织下,这波涨势很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度,随着各大船公司新运力注入,以及赶货潮的结束而进入平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