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学者谈AI对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替代与互补共存,中美研究结论差异显著
6月16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新技术 新产业 新就业——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进行了探讨。
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的新发展对就业来说既存在替代,也存在互补。所谓替代指机器取代人类完成某些工作任务,从而导致人的就业相对减少。而互补则是指在机器加成下,人可以做新的、过去无法完成的工作,这也可能使人的就业相对增加。然而究竟替代和互补谁会出现,既取决于客观的职位特征,也取决于企业、行业、整个经济体的主观调整。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丹丹在介绍相关研究时表示,智能化时代的制造业就业呈现零工化趋势,很多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降低。零工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劳动者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出挑战。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也呈现两极化趋势,进而工资两级化对技能的发展也提出挑战。
“总体上看,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到智能化工厂里务工,他临工化的可能性更大了。也就是说,企业越使用新的技术,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可能滑向零工。”张丹丹谈道,“研究数据显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低端就业是基本没有影响的,整体就业总量并不会下降,只是自动化替代了一部分岗位,但它又增加了一些极低端的岗位。”
张丹丹指出,随着智能化在制造业应用,企业对制造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求变得更低了,这容易导致人力资本错配,也给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战。
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中美人工智能劳动替代差异的提问时,张丹丹表示,课题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美国相关研究结论显示,中美在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方面呈现了显著差异。在自动化对就业影响方面,数据上看中国没有显著影响,但美国呈现了负相关性。在AI对就业影响方面,美国在企业层面是呈现正相关的,即AI使用越多,企业的需求越高,然而中国情况正好相反,研究发现AI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是负向的。
互补性大于替代性
近年来,以外卖骑手、快递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无人配送等人工智能新技术逐渐落地应用,是否会规模化替代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就业岗位?该如何看待AI对第三产业就业带来的影响?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需要明确“就业”所指向的是劳动力还是劳动岗位。新技术应用可能会替代某些行业里的部分劳动岗位,但未见得能够替代这个行业里的“劳动力”,更不一定会对这个行业总就业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新技术的应用总会激发人的需求,从而增加新岗位的劳动力需求。
“比如,无人配送可能会使外卖行业的配送效率提高,配送这个岗位的就业需求可能会因此减少。但因为配送效率提高,会促使外卖需求增加,让外卖商家扩大就业岗位需求。”
陆铭指出,在很多服务行业中,人工智能与劳动力的互补性是大于替代性的。此外,由于很多近场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距离上不能离得太远,比如家政服务员等岗位,目前就不太受AI等新技术影响。
避免“数字鸿沟”
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南南学院助理教授于航代表课题组介绍了相关研究,他表示,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的出现,此前只能完成程式化任务的人工智能,正逐渐能够完成理解、推理、决策等任务,而其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的制造业自动化转向了白领行业。
于航介绍道,课题组基于2018年至2023年在线招聘平台超100万条招聘广告内容,构建了描述职业工作内容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匹配程度的“大语言模型暴露度”,以分析不同“暴露度”职业近五年来的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过去五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新增职位的大语言模型暴露度呈现降低趋势,即新招职位与大模型相关度下降。大语言模型暴露度越高的职业需求缩减幅度越大,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的招聘要求变得越高,职业内部薪资差距也变得越大。
于航表示,这反映了当前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主要带来的是替代,从数据上没有呈现出互补性增强的趋势。然而新技术的出现一定会创造更多过去没有的岗位,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于航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有待加强,建议加大对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降低应用门槛鼓励企业和劳动者使用新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避免出现“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