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广东科学城“双子星”如何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度的逐渐上升,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健康产业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趋势,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集中在2021年,全年达到6846.03亿元,投融资数量最多在2019年,达2044起。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经过基因改造后的细菌,可以变成“智能活体胶水”,这种胶水不仅可实现海底输油管道的自动修复,在医药领域还能自发寻找出血位置并且封堵出血伤口。

  “活体胶水”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钟超团队在材料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科研成果。尽管手握最新技术,但一直融资无门。直到入驻光明科学城生命科学园,钟超才看到成果转化的曙光。目前,由他成立的企业市场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5月1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一线走访调研中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伴随着一系列大科学装置、重要实验室平台和战略科研机构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陆续落地,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不断加速集聚,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已经开始显现其创新爆发力。

  当前,广东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优势和成绩明显。出台实施深圳光明、广州南沙、东莞松山湖三大科学城总体规划,构建“两点”“两廊”为主的科创空间格局。而以光明、松山湖为主的两个科学城“双子星”,于广东开展科技创新正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带动和示范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座科学城都聚焦科技创新重点环节,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在加速成果转化方面一直在探索新模式,“下一步应该更进一步强化两座科学城的平台作用,持续开展原创新、基础性研究。”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光明生命科学园合成生物的大科学装置平台——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内,智能机械臂正在为调研团演示如何自动将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准确地放进微孔板内。

  当前,生物实验、生物研究存在标准不统一问题,不同实验室、不同人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很难比较。“大设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打造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库,进而建立生命体大规模模型。”袁海说。

  而站在外面看,这些长方体形状自动化运作的功能岛,正在替代人完成人工生命“设计—合成—测试—学习”等多个工艺,实现人工生命体理性设计合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副所长、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经理袁海介绍,合成生物大设施是具备大规模、自动化、高通量开展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智能化的“生命铸造工厂”。

  “‘生命铸造工厂’能让设计和合成人工生命体大大提速,对于合成生物研究是很重要的基础大设施,未来可做到数字孪生级的数据采集和应用。”袁海介绍。

  合成生物是深圳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近年来,深圳全面统筹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三方力量,在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产业领域深入践行“四链”协同模式,推动深圳合成生物学研究及合成生物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跻身世界一流。

  具体来说,围绕合成生物,科学城在空间布局规划了大科学装置、科教融合实验室、研究型高校、产业创新条件平台、产业转化加速平台等,促进合成生物、生物医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融通发展。

  下一步,大科学装置将继续吸引全球创新要素落地深圳。袁海表示,合成生物大设施将打造用户“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对学术界、产业界甚至全球都实行开放。未来,这里将吸引全球合成生物资源集聚,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并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产业是由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所驱动,其数字化、信息化和高端制造化趋势突出。这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建构起从技术策源、成果转化到产业培育、组织创新的产业创新生态。要靠原始基础研究端培育出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成果,引领产业向前,靠创新链“拎起”产业链。

  调研发现,在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中,光明科学城在广东培育未来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上,起到了重要的牵引、带动和示范意义。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以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为抓手,为广东未来产业培育上积聚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

  “大设施将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升级,目前已有多家知名公司明确使用意向。”袁海介绍,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建成试运行,同步配套了15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极大地缩短了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近3年,全国每两家合成生物公司中就有1家落户广东。全国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40%集聚在深圳。

  魏琪嘉认为,从科学城运行模式看,光明科学城各方面职责非常清晰。“集中体现为政府筑巢引凤、搭建平台,引导优质资源在平台汇聚,各类优质要素按照市场规律、科技创新规律进行组合配置。”魏琪嘉说。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广东模式

  钟超所在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实行“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这种模式是近年来光明科学城探索出的以科研服务产业,以产业反哺科研,实现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的新模式。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介绍,在这里,“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支撑产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楼下”孵化器企业聚集,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科技成果沿途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

  在这个模式下,罗小舟从只有两三个人的创业团队,到融资近3亿元、创办员工近200人的高新科技公司。森瑞斯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也从光明科学城起步,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估值超1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创业新星”。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渠道方面,广东科学城“双子星”在探索符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广东模式上,已经推动了一批“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其中,光明科学城锚定打造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试验田”,正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如合成生物产业短短几年已集聚企业超90家,总估值约270亿元。而另一边,在同为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松山湖科学城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松山湖模式”也正在迅速产生乘数放大效应。

  “在‘松山湖模式’下,我们的项目100%能成功拿到风险资本投资,投资10个亿项目目前资本评估价值已经达到50个亿,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使得地方政府更有底气持续不断支持科技成果早期创新的投入,而后再交给社会资本,形成高效的创新金融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说。

  陈东敏口中的“松山湖模式”是广东省首批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探索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包括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参股模式、室企攻关模式、产业集聚模式,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

  这个过程也被陈东敏称为“先立地,后顶天”。在此基础上,一大批创新项目已经可以撬动下游产业合作。目前,实验室已联合广汽、欣旺达等龙头企业打造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服务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丁明磊看来,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渠道还存在阻碍,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推动新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存在不完善和滞后,围绕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持系统设计不足。

  对此,广东科学城“双子星”正在围绕高质量科技成果源头供给、颠覆性技术培育未来企业和产业、创新高地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共同体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前沿颠覆性技术和原始性技术创新,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各类模式实现成果产业化。

  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城通过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优化配置,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投资共建面向前沿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场景创新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形成集跨界创新、人才培养、无缝转化和科技投资于一体的“四链融合”机制。

  以光明科学城为例,当前,科学城正在全面深化区域创新协同,联动港澳,建成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为香港科研院校、企业共享共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同承接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重要窗口”。通过融合协调发展机制,助力广东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建议广东两座科学城要继续总结探索成功的运作经验,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前段投入的资金保障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更加顺畅。同时,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加入并开展科技创新。同时强化科学城的平台作用,持续开展原创性、基础性研究。”魏琪嘉认为。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度的逐渐上升,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健康产业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趋势,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集中在2021年,全年达到6846.03亿元,投融资数量最多在2019年,达2044起。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