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关“翻车”了?艾媒分析师对话21世纪经济报道:品牌人格化的过程中需注意内容质量把控
5月7日,“百度副总裁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登上热搜。在这系列视频中,自称为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的话题主人公璩静表达了对于员工离职、工作与生活平衡等敏感话题的言论,并强调与员工之间只是雇佣关系,无需过多考虑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家庭因素。而后,围绕着璩静短视频内容、折射的价值观以及背后的百度公司,形成了新的讨论漩涡。
璩静作为“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亲自下场做短视频,打造强有力的个人IP无可厚非。但流量是一把双刃剑,此番璩静的言论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质疑,或将对百度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是一个纯职场自媒体,当然怎么说都没问题,但璩静在首页和视频内容里强调百度公关一号位的身份,不免会被联想到这是百度公司的意志和声音。有网友提出质疑,本次百度公关依靠争议内容博取流量。更有网友扒出该账号有“做号”嫌疑。
此前,有消息称百度公关目前要求全员推个人网红IP。据悉,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短视频号,可能面临离职或绩效打折的风险。有相关人士分析,有可能是百度公关想掌握有话语权的渠道。公关部要是全员都有短视频号,甚至有“大V”等有话语权有流量的账号,益处多多。此外,公司业务的变化,导致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人工智能,都将会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目前流量最大的是短视频,可以低成本和低门槛触达任何用户。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为4646.6亿元,同比增长2.7%,2025年有望突破4800亿元。随着流量红利逐渐减弱与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逐渐饱和,中国移动广告市场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广告商需要更多地关注广告内容的质量、定位精准度以及用户体验,助力市场实现进一步突破和增长。
艾媒咨询分析师在对话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过去品牌推广主要靠广告宣传,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当前市场对于“品牌人格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打造个人IP,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影响力和曝光度,同时也节约广告成本。
分析师表示:在打造IP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内容质量的把控,不能随意地制造话题,也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同时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不然容易引发公众负面情绪,反而给企业和品牌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