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行业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40.3%“Z世代” 认为“炒鞋”行为令人生厌
球鞋文化其实已经发展很多年,对一些消费者来说,球鞋不仅仅是穿着,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一般而言,关注球鞋实战性的消费者看重球鞋本身在缓震、耐磨、抓地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而随着潮流文化的不断渗透,关注球鞋潮流文化的消费者更多看重球鞋的款式以及背后代表的文化内涵,追求个性与身份认同。
然而,随着市场越来越多限量款的出现,球鞋价格也被人为炒高。近日,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多款国产球鞋价格暴涨。对于“炒鞋”行为,不同年龄层的用户看法各异。数据显示,40.3%“Z世代” 认为“炒鞋”行为令人生厌,而23.4%“Z世代”对于“炒鞋”行为表示无可厚非,而21.4%“Z世代”能理解,但不会参与。
事实上,“炒鞋”问题也是由来已久。据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炒鞋”议题开始引起网络媒体关注。值得注意,“炒鞋”议题的负面评价比例较高,占22.11%,这在一定程度地反映出炒鞋行为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需要相关部门、相关平台以及消费者共同关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球鞋可以被赋予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但是球鞋消费应当回归本质与理性,避免盲目跟风炒鞋,警惕如非法集资等炒鞋骗局。
了解更多相关数据,可前往“艾媒数据中心”搜索或点击“中国Z世代群体潮流消费行为洞察”主题直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