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早筛大动作!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圆心科技共同发起设立专项基金
据艾媒网(www.iimedia.cn)获悉,11月26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肿瘤筛查与防治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以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圆心科技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肿瘤筛查与防治专项基金”。
众所周知,癌症越早被发现,癌症患者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通常,三分之二在早期发现的癌症都能够通过手术等方式提升5年生存率;但若在晚期被发现,80%的癌症就已经发展为绝症。因此,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肿瘤病变并进行规范治疗,对于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事实上,很多人目前对于癌症早筛的态度是:觉得身体没事就可以不查,认为体检中心就是想赚钱。要么就是加点钱顺便做个癌症早筛,既害怕查出什么问题,结果又没查出什么问题,感觉钱白花了。
当今世界平均每天超过10000人被确诊患癌,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个。数字飞升加剧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但癌症早筛却还没有完全走进公众的视野。据调查,仅肠癌筛查一项,国内不了解肠癌筛查的人占85%,没做过肠镜的人占95%。
面对癌症依然高发的现实,该怎么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呢?
“恰逢其时”,近日一场会议预示了癌症早筛业内的动向。
肿瘤筛查与防治专家委员会由来自全国25省84家知名医院97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来自全国知名肿瘤专科和综合医院的65名院长、党委书记,以及来自医疗行业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众位相聚线上畅谈,数万人在线收看了直播。
专委会主委、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致辞并作出了“专委会工作计划”报告。他指出:“配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政策要求,确定相应的具体工作。在医保方面,专委会希望可以配合当地的医保、医疗机构,结合地域性疾病谱、经济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肿瘤筛查与防治的医保支付策略,提升支付方的意愿。在分支机构组建方面,希望有承接能力的专业机构,比如肿瘤医院、综合性医院的肿瘤专科能够加入进来,填补区域空白,扩大全国性覆盖。”
推行癌症早筛,为什么这么难
在畅销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作者提到:问题并不在于人们为健康花了多少钱,而是他们的钱究竟花到哪儿去了。他们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早在2003年12月,当时的卫生部就颁布过《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明确提出“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随后,在原卫生部疾控司领导下,中国癌症基金会制订了中国9种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指南。
杜鹏教授指出:“美日两国高发肿瘤预后因早癌筛查的开展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提示了早癌筛查的重要意义。其实,我国早癌筛查指导工作并不落后,早癌筛查指南覆盖的病种包括了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九大高发肿瘤,比美国(6种)和日本(7种)都多,可见专家的水准、经验等都不逊色,有些检测仪器甚至比美、日都更先进,但是,我国早癌筛查的开展情况是相对落后的。”
推动早筛普及,在基层实现仍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员、肿瘤流行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代敏针对我国癌症筛查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观点:“我国早筛规范化尚待加强,但是否需要花费巨大成本实现全民覆盖、医保支撑还有待讨论。随着政府投入增加和技术队伍完善,逐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完善的项目评估机制、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百姓参与率等问题。”
首先需要攻克的就是医师诊疗水准。
早癌筛查的难点在于精准诊断。影像学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很难标准化和规范化。例如,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鉴别难度很大,而且目前尚无更有效的其他手段协助确诊,只能通过医生的经验做出判断,非“专业老手”难以明辨。
而本次会上,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丹表示:“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整合政府机构、行业专家、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多方资源,推进肿瘤筛查与防治相关学术领域的临床诊治、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普及防癌控癌科普教育,促进预防为主、精准干预、综合防治,促进癌症的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
季加孚院长强调:“针对相关临床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对大众科普教育方面,致力于输出易于传播和接受的专业知识,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好感度,让人民群众能切身感受到人文关怀,有更多的获得感。”
有了医生之后,接下来,就是硬软件支持。硬件则是先进的设备,可以提升其智能影像诊断水平及智能癌症早筛能力,软件则是技术支持,可以促进多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
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何涛在会上的致辞提到:“在王丹理事长、季加孚院长等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支持下,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圆心科技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肿瘤筛查与防治专项基金’。基金主要资助专家委员会用于全国范围癌症早筛中心认证工作,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组织特定学术宣传活动,旨在促进国内肿瘤早筛规范普及,提升临床整体肿瘤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