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再度入狱,两次减刑被取消,1年前被伊利实名举报挪用2.4亿公款
艾媒网获悉,11月4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伊利集团前董事长、黑龙江红星集团现任董事长郑俊怀两次减刑被依法撤销,再度入狱。
据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消息显示,2019年1月21日,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向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郑俊怀的两次减刑裁定提出纠正意见。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于2019年11月1日依法撤销对郑俊怀的两次减刑裁定。2019年11月4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裁定向郑俊怀送达,同日,已对郑俊怀收监。
郑俊怀需继续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刑期从2019年11月4日至2022年2月16日。此前,郑俊怀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判6年,两次减刑后于2008年9月刑满释放。
公开资料显示,郑俊怀,1950年9月出生,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
据早前媒体报道,2004年6月,郑俊怀被举报“侵吞国有资产”,原因是他与当时伊利的一些高管成立公司,采取灰色手法,收购一些国有企业所持的伊利法人股。
当时郑俊怀在法庭上辩解称:“所为一切均是为了解决管理层持股的来源问题,至今不明白我的行为已经犯法。”
2005年12月31日,郑俊怀被判有期徒刑6年。服刑期间,郑俊怀因表现良好获得两次减刑机会,于2008年9月刑满释放。出狱后,郑俊怀选择加盟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萨拉齐监狱根据检察机关建议,撤销了对罪犯郑俊怀作出的五次记功奖励、一次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奖励以及一次重大立功奖励,导致原两次减刑裁定的事实依据已不存在。
另外,在1年前,伊利集团实名举报了这位前董事长。
2018年10月24日,伊利集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发布了万字长文实名举报公开信——《常年屡遭破坏伊利苦不堪言 被迫公开实名举报信 恳请彻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实名举报前任董事长郑俊怀。
这次举报引起极大轰动,而举报信中也提到,“郑俊怀6年刑期,被人为操纵以‘发明假节水设备专利’和‘表现好’为由减刑2年半”。
此时距离郑俊怀出狱已过去了11年,再次收监,出入后,东山再起应该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