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快药完成2.2亿美元融资,2021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6月8日,据艾媒网(www.iimedia.cn)获悉,“医疗+医药”互联网公司叮当快药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金额为2.2亿美元,约13.2亿人民币。
据悉,本轮融资由TPG亚洲基金、奥博资本(OrbiMed)、鸿为资本(Redview Capital)联合领投,璞林资本(Valliance)、兰馨亚洲、夏焱资本、盈科资本等投资机构跟投,中金公司、招银国际、华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该轮融资将被用于推进实施‘医+药+险’的健康到家战略。此外,该轮融资还将被用于提供依托互联网的多场景、一站式的问诊、购药、慢病管理、心理咨询等医疗医药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之前,叮当快药曾经于2020年10月20日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泰康、海尔、龙门投资、招银国际、国药中金、软银中国等共同投资。
因方便快捷,医药电商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助推着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全球与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56亿元。直播与短视频的发展促使电商平台的优化,更多品类加盟电商平台,而且头部平台的入局为医药电商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但遗憾的是,早期入局的叮当快药使用率却相对较低。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医药电商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平台是阿里健康,使用率为46.8%,其次是美团和京东健康,使用率分别为38.3%和37.9%。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平台入局医药电商,具有较大的资本、流量、物流优势,加上一站式购物模式更加便宜,不少消费者也会偏向于在惯用的电商平台或外卖平台上购买医药产品。
中国医药电商占全医药行业销售规模比例
随着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电商销售规模占全医药行业销售规模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5%增至2020年的11.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互联网医药继续发展,从医到药和从药到医的互相融合,医药电商将进一步展现活力。特别是受到2020年的疫情影响,预计2021年,中国医药电商销售规模比例会保持超过10%的增长率。
2021H1中国消费者网上购药驱动因素调研分析
购买便利性是受访用户网上购药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48.6%的受访用户网上买药主要是因为便利性较高,其次是因为网上买药价格优惠、品类丰富、能满足非急性用药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医药用品具有刚需的特性,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因而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医药用品成为用户选择平台的重要因素。对于急性用药来说,配送效率会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对于非急性用药需求,配送时长的关注度会相对较低。
2021H1中国医药电商用户网上购药使用场景
整体而言,突发急症、保健品和慢性病是医药电商用户网上购药的主要使用场景。数据显示,不同地区的网购用药场景不同,其中超过一半的东北用户网上购药是为了应付突发急症,超过6成的华东用户是用于营养保健,超过5成的西北用户和48.5%的华中用户是为了应对慢性病。
2020年中国主要医药电商模式市场份额对比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不含A证)B2B模式市场份额为93.4%,B2C模式占比6.6%,可见目前B2B业务模式占据着中国医药电商的主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医药电商B2C模式市场份额不高,但是它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且活跃的医药电商细分模式。虽然医药电商B2C企业进入壁垒不高,但其主要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流量、物流配送服务、诊疗服务能力和附加能力上。
2021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问题四:医保线上支付难题
对于医药电商平台不满意的地方,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是不能使用医保卡支付,37.4%认为是医药电商平台没有专业用药指导,仅有27.9%的用户不满意的地方是对网上买药不放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网上购药的接受度比较高,但是医保线上支付覆盖率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线上药品流通的速度。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三)
艾媒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在多重医改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医药分离新政和试点工作不断,药方外流是一大趋势。在未来处方外流的新流程下,患者可在获取处方后选择到零售药店或平台购药,处方药从传统的医院销售渠道到零售销售渠道的分流预计将释放千亿级的市场,给医药电商带来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