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森林资源行业面临的挑战及趋势解读
森林资源是指林地及生长的森林有机地的总称。主要包括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森林资源分类有多种途径,大体为4种:即按森林的作用的分类,按人为影响的程序的分类,按林木特征的分类,按森林的自然属性的分类。按照林业经营的目的,可将森林资源分成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材林和特种用途林这5大林种。
2010-2025年全球森林面积及大数据监测分析
201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总面积呈现线性下滑趋势,到2019年全球森林存量面积为3825百万公顷,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值将降至3815百万公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整体环境都遭到影响,气候变幻、沙漠面积的扩大以及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全球森林面积逐渐萎缩,这就要求与森林治理和森林防护相关的产业快速崛起。
中国森林资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四):产业链
园林绿化主要包括市政绿化和生态恢复两方面,其中市政绿化涉及基础设施绿化,城市景观设计和园林养护等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将会成为林业经济结构中新的增长项目。
中国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大部分的森林资源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南一带,占到了全国森林资源的50%以上。森林资源过于集中,导致森林资源的各项功能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极低。
2.加强森林经营的要求非常迫切
中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仍相对不足,且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中国林地分布不均影响了多品种效益的发挥,林木龄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林木产出的稳定性,这都给林木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对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林业科技落后
中国当前的林业经济,无论是在科技方面还是在专业水平层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专门从事林业生产的专业人员匮乏,相关知识也较为陈旧,严重阻碍了中国林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中国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科技兴林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保障森林的再生能力不受破坏,依托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变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和生产模式、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同时依托CPS和RS等信息处理技术,为森林资源的调查、动态监测、数据管理和规划决策等方面提供保障。
2.完善法律和政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根据当前中国林业的基本情况,完善林区岗位责任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实时实践性强的法律规范,利用税收、行政等国家干预手段,可以保障林业资源不被恶意破坏,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开采,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注重生态建设,完善防护林体系
政府应鼓励各地林区充分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寻求多个经济支撑点,降低林木采伐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扩大林业示范区的试点范围,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完善森林防护林体系在防风固沙、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涵养水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应挑选更为优秀的林木木种,扩大木材本身对经济效益;进行林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林业由初级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过渡;充分挖掘日益火爆的森林旅游休闲业,提高风景林的种植面积,逐步优化林业资源的种植结构,为林业的可持续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参考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2020-2021年全球及中国森林资源产业大数据、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