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等9种中药纳入食药试点管理,2019-2020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规模分析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后续将继续研究将上述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管理的可行性。
据了解,本次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工作,主要根据《食品安全法》,按照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和《中国药典》修订情况,综合考虑地方需求并参考相关国际管理经验,经系统研究、综合论证确定。上述物质作为食药物质时,建议按照传统方式,即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切片、压榨、炒制、水煮、酒泡,适量食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不推荐食用。作为食药物质时,其标签、说明书、广告等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提高,人们对中药产品需求扩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达1246亿元,同比增长22.40%,在巨大的需求驱动下,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药材产量将会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
2022年中药材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708亿元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驱动下,中药材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市场规模扩大前景可观。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
中国中药类商品贸易进出口趋势分析
从中国中药类商品贸易进出口整体来看,2018年,提取物与中药材及饮片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特别是提取物,发展势头强劲;而中成药和保健品仍在努力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
中药材及饮片类进出口分析:进出口额对比
中药材及饮片2018年进口额2.85亿美元,同比上涨9.16%;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降幅为9.4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量正在不断提高,但出口有放缓趋势。结合具体的出口情况看,尽管中药材的出口量同比下降11.25%,但出口均价同比微增1.98%,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国中药材市场开始寻求高端突破,正在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发展。
保健品类商品进出口特点分析
2018年,保健品全年出口量下降11.4%,由此拖累了出口额业绩,尽管出口价格有15.64% 的同比增长,但是全年出口额仅同比增长2.45%,全年出口额为 2.47 亿美元。但保健品进口却呈爆发式增长,进口额 4.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09%。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秘鲁、澳大利亚和美国为保健品进口前五大市场,占据了我国保健品进口 80% 的市场份额,自上述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燕窝、鱼油和蜂蜡等。
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分析
2017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
从地域分布来看,2015年以前把中药作为重点产业的省份仅有10个,到2016年,由于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发展中药种植,重点中药种植省份迅速增加,到2018年实现全国覆盖。
中国七大药材产区种植规划
根据《全国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全国共划出七大地道药材产区,分别位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并依据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侧重部分品种药材的种植。
推进地道药材基地建设,有助于加快发展中药产业,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数据分析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分别在2016和2018年触底回升。2016年的回升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被纳入基药目录,2018年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不受零加成影响(最高加成15%),同时不计入药占比(药占比<30%),终端医院使用中药饮片的意愿加强。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参考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