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快递业收入前10城榜单:上海市列第一,2019快递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北京市、杭州市、苏州市、金华(义乌)市、东莞市、成都市、武汉市,完成快递业务收入2862.62亿元,占全国快递业务总收入的54.3%。
前三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广州市、金华(义乌)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北京市、苏州市、东莞市、揭阳市、成都市,完成快递业务量214.28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48.8%。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快速发展,快递量持续增长。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年全球及中国快递行业运行状况与商业决策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
值得一提的是,快速发展的快递行业也相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风险预警:
(1)技术设备落后,员工责任意识薄弱
目前,大部分快件工作大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势必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出错几率大等问题,而快递员责任意识薄弱,暴力分拣、拒绝上门派件、私拆快递等行为也会影响企业声誉。
(2)一体化程度低
中国物流行业整体缺乏协同,物流信息共享、开放不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物流仓储行业在服务方面也还存在着散、弱的现象,中国物流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3)管理制度法规不完善,导致快递市场混乱
快递行业相关管理制度及法规还不完善,虽然出台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市场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寄递服务企业收寄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可操作性不强,客户发生问题维权无门,造成了快递行业市场的混乱。
展望未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快递行业主要有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转型
中国的快递市场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还存在行业供给体系质量不稳、效益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国际化水平低,中高端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的快递行业应朝着“质量内涵”方向转型。
(2)由“同质低效”向“结构优化”转型
快递企业提供服务趋同质化、单一化, “恶性竞争”、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等现象倒逼行业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发展质效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
(3)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充分利用新兴科技解决行业要素成本上升、边际效益递减、竞争力下降、增长空间受限等现实困难。促进生产要素从低效领域转移到高效领域,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