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大大超过国际的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说明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周期特别短,面对的问题也愈加严峻。中国人口出生率日益降低,2018年达到史上最低的10.9%,妇女的生育率徘徊在1.6的低位,大大低于2.1的生育更替率。“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趋势的叠加,使传统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持。
但是,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持续增长为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018年中国金融产业的GDP贡献比例为7.7%,金融产业增加值达6.9亿元,行业体量庞大。金融行业体量保障并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
经过15年发展,2016年底,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为20423亿元。其中,基金权益19488.1亿元。在基金权益总额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16042.6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181.5亿元,地方委托资金权益2264亿元。这是中国社保基金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支出奠定了基础。
“城乡居民保险”参保人数虽多,但保障深度低。2017年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9.15亿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3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远远超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但是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结存额来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存额仅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额的15%左右。
商业养老离不开商业机构,各类型商业机构已通过不同角色定位切入商业养老金融市场。中国第二支柱年金业务采取牌照准入制,在受托机制下获得准入资格的各类金融机构各司其职。
养老金融作用凸显,但其商业化改革也迫在眉睫
养老问题的核心就是金融问题,成熟的养老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养老资产储备,也能够提升居民未来购买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养老金融成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
中国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始于1991年,主要依赖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责任主体为政府,存量资产约为44万亿元,占比逾7成;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为企业和员工,职业年金的主体为事业机关单位及其雇员,存量资产约为1.6万亿元,占比约3成;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金刚刚起步,占比微乎其微。
发展至今,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总量和金额不断提升,但替代率仍不足50%,政府负担持续加重且面临着收入放缓、支出加快、部分地区基金耗尽等挑战。财政对第一支柱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加,长期来看很难持续。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商业化改革迫在眉睫,第二和第三支柱亟待快速均衡发展。
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PPP模式将成为养老金融产业主流融资模式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持,而具有分险共担、利益共享特征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一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新途径,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PPP模式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缩写,它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由于这种模式的特殊性,集合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优势,项目周期长、资金投量大,和养老产业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相匹配,成为养老产业主流的融资模式之一。
二、金融科技持续进步,将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快速发展
1.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风控技术及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更加密切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也开始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风控技术及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更加密切,养老服务金融发展也将步入快车道。
2.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一方面,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网上银行、手机APP、第三方平台等互联网平台,为中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普及金融理财知识,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成本,有效扩大客户群体。
3.智能投顾快速兴起,提升养老金投资科学性和专业性
另一方面,智能投顾快速兴起,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个人投资偏好,结合长期投资目标进行个性化资产配置,将助力提升养老金投资科学性和专业性。
总体来看,在一系列金融科技的推动下,养老服务金融发展速度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2019全球与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