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董事长王健意外身亡,海航未来的路在何方?

  7月4日,海航集团发布讣告: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导致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3日不幸离世,享年57岁。

      有报道称,王健是去法国参加一个公务活动,期间休息时到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游览,试图爬上一堵矮墙看风景、拍照,第一次没翻上去,第二次试图通过跑起来跳上去,结果从10米高的顶上掉了下来。王健摔下后当场昏倒,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抢救过程中只对医生说了一句“脚疼”即告不治.

  路透社援引法国当地警长梅利奥克(Hubert Meriaux)表示,王健“当时站在一处峭壁边上,让他的家人帮他照相时跌落。根据目击者的说法,这应该是一起意外。”

  与此同时,海航集团官网已整体变为灰色。王健的意外去世,对于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海航集团来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

  创业25年,带领海航跻身世界500强

  公开资料显示,王健出生于1961年12月,天津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学院(现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系航空经营管理专业,之后分配到中国民用航空局计划司任科员;1990年,他与同在中国民航局计划司任过职的陈峰、李清等人到海南,被任命为海南省航空公司运输业务处处长,后升任副总经理,及海南省航空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1999年由海南省航空公司改制后的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海航控股, 600221.SH )上市时,王健任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

  据海航集团官网介绍,王健在海航集团25年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海航创办人之一陈峰在2017年接受专访时透露, 80年代末,当年海南岛只有南航的飞机提供往返内地城市,每到春节、广交会等需求高峰期没有供应。管理团队便决定成立海南航空(600221,股吧)公司,于1989年9月获海南政府批准。 初期没有资金买飞机,海航是租用军方的飞机来作客机使用,终于在1993年5月首航。

  1993年,王健和陈峰两位创始人决定去美国碰碰运气,这也开创了中国企业赴海外融资的先河,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的“十进十出华尔街”的故事。

  1995年,海南航空开创性地募集外资股2500万美元,占股25%,成为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这也为后来海航的急速扩张敲定了运作模式。

  1997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和99年11月,先后在上交所B股和A股上市。

  2000年起,海航集团业务走多元化发展路线,业务逐年扩展至酒店、机场、游轮、旅游、文旅,再到物流、地产、金融等。

  2011年,海航制定并实施追赶世界一流标杆企业的“超级X计划”。在这之后,海航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王健分析说,“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企业的成长历史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的兼并整合而成长起来。”如GE在杰克·韦尔奇时代先后收购了900项业务,交易额达1500亿美元。

  2009年海航集团旗下的公司不到200家,在两年半时间内,海航便把旗下公司的数量扩张了近3倍;到2011年上半年时,海航系公司数量便超过550家。

  期间,海航收购了从法国到非洲的一系列航空公司的股份,购入了多个机场和酒店,并将触角伸向物流、保险、期货经纪、云计算、大宗商品交易和地产等领域。

  25年的时间里,在一轮惊心动魄的全球化并购之后,海航从一家偏居小岛的地方航空公司,跃升为总资产规模约1.6万亿元、年收入近7000亿元的综合性商业集团。2015年,海航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64位;2016年,升至第353位;2017年,又升至第170位。

  成败皆因并购,海航负巨额债款

  企业的发展有很多路径,资本助威下,海航选择了并购这条捷径。而这条捷径成就了曾经的海航,也造成了如今海航的巨大困局。

  2017年下半年,海航被曝陷入流动性危机中,25年的高速扩张戛然而止,海航不得不从“买买买”模式切换到“卖卖卖”模式。

  根据海航集团发布的2017年年报,2017年海航集团的资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但其负债也从2016年的6034.72亿元攀升至2017年的7365.02亿元,同比增长22.04%,有息负债规模达5701.06亿元,同比增长21.82%,净增加1021.2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1260.6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558.11亿元。

  与此同时,海航的财务费用也节节攀升,2017年,海航的利息支出高达318.47亿元,应付利息还有37.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46%、31.32%。

  巨大的资金压力下,海航集团180度转身进入“甩卖”模式。从2017年下半年的每个月几乎都有资产出售。

  随后,像此前的并购买进一样,海航开始了同样大手笔的变卖处置资产,纽约、伦敦、旧金山、悉尼的写字楼,美国、西班牙的酒店,香港、大陆的地块,券商、银行的股份,海外的公司和股票……彭博社报道称,2018年上半年海航计划处置约人民币1,000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资产来偿还债务。而海航2018年第一季度面临的流动性缺口,仍高达人民币150亿元。

  努力自救,海航的未来岌岌可危

  自17年底被曝危机开始,海航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稳定舆论:如陈锋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海航获得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调研时“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的表态。

  此外,海航还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信达资产、光大集团、华夏银行和山西省农信社等各大金融机构,超过8000亿元的授信总额。

  但直至2018年初,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才公开承认,海航因为大量并购,出现了流动性问题。

  据统计,海航系旗下目前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和6家港股公司,它们分别是:海航基础、供销大集、海航投资、渤海金控、海航科技、海航创新、凯撒旅游、海航控股、海越股份、*ST东电和香港国际建投(00687)、海航科技投资(02086)、CWT INT’L(原海航实业股份)、航基股份(00357)、嘉耀控股(01626)、海福徳集团(原KTL)。

  其中,海航基础、供销大集、海航投资、渤海金控、海航科技、凯撒旅游、海航控股等7家A股公司仍在停牌中。

  而据财新网报道, 2018年内海航还将有更大规模的资产处置计划,预计全年资产处置3,000亿元。

  但这一切,本该在王健的主持下进行。因此,董事长的意外离世无疑使得整个海航集团都措手不及。在失去集团董事长的领导下,海航的未来发展充满着不定数。